1960年代中,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將世居船灣的六條客家村落遷至大埔廣福道一帶的新填海地。自此,六鄉新村見證着大埔新市鎮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填海。透過四張鳥瞰圖,我們可以藉此觀察大埔的海岸線變化。
我們為大埔六鄉編寫了以城市發展為主題的巡迴展覽網頁,歡迎了解六鄉與大埔的發展。
Read More...
1960年代中,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將世居船灣的六條客家村落遷至大埔廣福道一帶的新填海地。自此,六鄉新村見證着大埔新市鎮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填海。透過四張鳥瞰圖,我們可以藉此觀察大埔的海岸線變化。
我們為大埔六鄉編寫了以城市發展為主題的巡迴展覽網頁,歡迎了解六鄉與大埔的發展。
Read More...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我們於去年推出「大埔六鄉社區導賞訓練計劃2022-2023」,訓練一班志同道合的社區人士成為文化導賞員。新晉導賞員經過實習與考核後,將於展覽期間帶領公眾深入大埔六鄉,了解這個被遺忘的「城中村」。
導賞團將聚焦六鄉村民遷村後的生活故事、大埔與六鄉新村的社區發展概況,及大埔的發展與挑戰。這兩小時的導賞是《村梭六鄉:兩封信之間的遷徙故事》展覽的延伸與補充,參加者於展場內體驗完六鄉村民於1960年代的遷徙歷程後,可以隨着導賞員的介紹去想像當時村民所面對的社區狀況。
Read More...
有別於一般展覽介紹,策展團隊將於展覽開幕當日,回到計劃初期的脈絡與理念,闡釋展覽與口述歷史書冊背後大大小小的想法和涵義,分享展品以外更多的故事,還有這一年「村」梭之旅過程中的驚喜與挑戰。
2022-2023年【村梭六鄉】 專題展覽, 專題講座, 文化古蹟導賞團, 文化歷史導賞員訓練課程,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資源庫
承接《村梭茶果嶺》,「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的壓軸篇——《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項目內容包括《村梭六鄉:兩封信之間的遷徙故事》展覽,以及即將出版的口述歷史書冊《村梭六鄉:後遷徙的生活紀錄》。我們聚焦大埔六鄉經歷過的各個重要階段與回憶,嘗試在大歷史的空隙處入手,填補過去的空白,將不易被看見的歷史片段、這段城市一隅被遺忘的過去呈現於公眾面前。
《村梭六鄉:兩封信之間的遷徙故事》展覽 ‘Travelling Through Luk Heung: A Tale of Relocation Between Two Letters’ Exhibition 專題展覽,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承接《村梭茶果嶺》,「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的壓軸篇——《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項目內容包括《村梭六鄉:兩封信之間的遷徙故事》展覽,我們聚焦大埔六鄉經歷過的各個重要階段與回憶,嘗試在大歷史的空隙處入手,填補過去的空白,將不易被看見的歷史片段、這段城市一隅被遺忘的過去呈現於公眾面前。
2023年3月4日起,歡迎公眾「村梭」六鄉,思考與討論如何持續進行關注、保育及推廣,同時讓六鄉的遷徙往事繼續流轉下去。
Read More...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最新出版《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現已於各大書店上架。
本書以歷史脈絡記載潮人盂蘭勝會在香港的發展,同時引用文獻和田野考察分析潮人盂蘭勝會的籌組和運作模式,不單彌補過去研究的空白,亦還原了盂蘭勝會的真實面貌。期望是次研究和出版能讓大眾進一步認識盂蘭節的意義,並記錄和推廣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的獨特故事。
Read More...
在將藍隧道正式通車之際,位處油塘的茶果嶺村將於兩年後清拆重建。然而,有關村民安置的問題一直未受重視。
CACHe特意邀請茶果嶺居民關注組,帶領大家走進茶果嶺,親身講述村落的今昔記憶及等待重建的現況,共同傳承記憶。縱使重建命運已成定局,屬於茶果嶺、屬於香港的故事,仍可靠着共同努力,繼續流轉下去。
Read More...
近年的深水埗南昌街及大南街一帶,引入了不同類型的特色小店進駐,吸引不少區外人到訪。但對區內街坊而言,北河街一帶才是他們日常流連的地方,而北河街、桂林街和基隆街的排檔亦見證着深水埗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