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梭六鄉】村梭文化日(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主辦及策劃的《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昔日六鄉位處船灣,後因1960年代興建淡水湖而遷徙至大埔廣福道一帶,變成六鄉新村。我們嘗試在大歷史的空隙處入手,填補六鄉經歷過的各個重要階段與回憶,將這段遺落的歷史呈現於公眾面前。

關注六鄉社區的當下,思考她是如何走過來的 —— 來一趟回溯村落歷史與回憶的文化之旅,「村梭六鄉:村梭文化日」透過口述歷史分享、器物工作坊、移動畫室、在地導賞等一連串活動,讓你透過與村民及社區持份者的直接互動,翻開大埔一隅被遺忘的遷徙歷史,了解村民對生活的信念,進入其難以想像的記憶旅程,以及體驗他們身份的流動。

織物留情 手製草編器物工作坊

鄉間生活「靠山食山 靠海食海」,依賴大自然給予的資源。除了耕種、捕魚等重要生活技能,利用身邊的自然素材、配以傳統編織手藝製作出日常生活用具也是必備的一項技能。此工作坊由織藝師帶領,起用本地天然材料為素材,參加者透過雙手與線條的交疊,體驗基本編織技巧。參加者在製作「迷你筲箕」時,或可想像如昔日六鄉村民般就地取材,徒手即可編織出一個個承載起舊時生活回憶的器物。

時間︰上午10時 至 中午12時(第一節)/下午2時 至 4時(第二節)
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活動室
導師︰「在織人」創辦人、織藝師 Ankie(在永續前提下,鑽研能照顧生活的傳統編織工藝,善用天然纖維、循環再用物料,織造生活。「在織人」Facebook 專頁
名額:每節12人

六鄉「麒」觀 舞麒麟工作坊

為何客家村特別重視麒麟?客家人視麒麟為帶來好運氣的瑞獸,每逢節慶活動中總見其蹤影。而各村的麒麟隊自有特色,更有團結村民、營造身份的作用,作為客家村落的六鄉也不例外。本工作坊請來於2007年成立的六鄉麒麟隊,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帶領下,讓參加者了解這項傳統節慶文化,更可從功架了得的隊員身上,認識舞麒麟的步法。歡迎所有社群參與,了解客家舞麒麟文化與村落生活的緊密關係。

時間︰上午11時 至 12時(第一節)/下午3時 至 4時(第二節)
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操場
講者︰六鄉麒麟隊隊員
報名:不須預先登記

緬懷涌背 城中祠堂口述歷史分享會

「祠堂的裝潢從搬村後到現在都一樣,沒有變過!」紅底綠邊的門框、簡單而莊重的神壇,這是涌背村村民熟悉的日常畫面,然而背後的歷史卻未必為人所共知。參加者可探訪大隱隱於市的涌背村祠堂,一邊查看祠堂內的各式裝潢及佈置,一邊細聽村長與村民娓娓道來昔日六鄉的村落生活、這「城中祠堂」的由來故事,以及分享這祠堂如何成為凝聚村民和承傳鄉村祭祀文化的平台。

時間︰上午11時 至 中午12時
地點︰涌背村李氏宗祠(大埔陸鄉里同發坊12號)
講者︰涌背村村長李志勤先生及村民
名額:15人

大埔六鄉 移動畫室

或許是社區每刻都在變化之中,或許是我們過於習慣眼前的景像,讓我們欣賞事物的觸覺都變得麻木。如停下來,重新仔細地欣賞周遭社區,增加自身對環境的了解與感受,或許你會發現這裏還有許多值得我們佇足停留和發掘的人事物。本活動參加者將透過導賞深入了解六鄉的歷史與發展,然後以「城市畫家」的視覺與畫觸,自由漫步於六鄉新村內,凝望、探索並記錄眼前的社區,最後回到六鄉學習園地一同分享成果與感受。

時間︰下午1時30分 至 5時
集合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導師︰速寫畫家 彭啤@畫下嘢(以城市畫家(Urban Sketcher)所組成的藝術團隊,積極推廣「城市寫生(Urban Sketching)」活動。)
名額:20人

尋找「大埔墟」 漫遊大埔歷史

「大埔墟」對普通市民而言或許並不陌生,但「大埔墟」的墟,其實在哪裡?此講座從地名出發,由淺入深,由汀角路大埔舊墟天后宮旁、鄧氏族人設立的「大埔舊墟」,到大埔七約成立時的「太和市」,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將講解大埔氏族有關墟與市的故事、「大埔墟」和「太和」的地理混淆、政府對新界的管治等,為大家述說六鄉、以至大埔的歷史發展:大埔的歷史,比大家想像的來得更複雜、更有趣。

時間︰下午2時 至 3時
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活動室
講者:施志明博士(香港史學會理事)
名額:30人

七十年代學生妹求學記  嬌姐口述歷史分享

// 我 校 原 是 育 群 三 光
遷 移 大 埔 併 稱 六 鄉 //

短短的兩句校歌,已道出了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的由來。1960年代,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六鄉受工程影響須遷至大埔。同時六鄉內原有的三光和育群學校兩所村校,在遷徙至大埔後合併成六鄉新村公立學校,以繼續教育六鄉子弟。是次活動請來學校舊生李容嬌女士,分享她於六鄉新村成長的美好回憶,以及昔日學習的點滴。

時間︰下午4時 至 5時
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活動室
村民講者:李容嬌女士(六鄉新村公立學校舊生)
名額:30人

大埔六鄉社區導賞團

CACHe的「大埔六鄉社區導賞訓練計劃」,訓練了一班志同道合的社區人士成為文化導賞員。他們有的是居住大埔多年的「地膽」街坊,渴望推廣大埔歷史文化;有的是香港歷史文化愛好者,渴望為大眾講解更多本地故事,讓大眾發掘不同面向的香港。

導賞員將帶領大家深入大埔六鄉,了解這個被遺忘的遷徙村落,並反思這段承載新界史和香港史發展片段的六鄉遷徙故事,應該如何保育及傳承下去。

時間:
A團︰10:00-12:00
B團︰10:00-12:00
C團:14:00-16:00(國語團)
集合地點:六鄉學習園地
講者:大埔六鄉社區導賞文化導賞員
名額:每團名額各15人
備註:
1. 大會或會因應當日天氣、路況、參加者或導賞員身體狀況而臨時更改路線,不作另行通知
2. 導賞語言為廣東話

/報名方法/
「CACHeUp」同行者網上優先報名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晚上8時開始):
https://bit.ly/3kpMPMa(必須使用「CACHe Up」同行者電郵內的優先報名編號進行報名)

公眾人士網上報名(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開始):
https://www.popticket.hk/event/lukheung-3

*活動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注意事項/
/語言
粵語

/備註
為確保觀眾、團隊及職員安全,請於場地內及飲食以外的時間,一直佩戴口罩。詳情請參閱coronavirus.gov.hk 網站瀏覽更多資訊。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的權利。

/查詢
電話:2291 0238
電郵:info@cache.org.hk

/通達服務
活動暫未能安排無障礙通道及香港手語傳譯等通達服務。如有其他關於通達服務的查詢,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14天聯絡(2291 0238 或 info@cache.org.hk)。

/惡劣天氣安排
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改期或取消。

/關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計劃將深入鄉村、穿梭社區,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大眾對本地鄉村及村校文化的認識,促進城鄉共融;並致力鼓勵公眾參與,讓社會各持份者亦可投入鄉村歷史及村校文化保育,傳承鄉村獨有的故事和記憶,同時凝聚社區。

/關於我們/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421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