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y, 2015

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計劃-光影中的香港
學校教育活動


香港有「東方荷里活」的稱號,全盛時期,年產量超越300部;創下高達十二億四千萬元票房紀錄。時至今日,香港電影經歷過不少考驗,正積極改革和創新。而本土文化特色成為票房良藥的關鍵,說明香港人開始對自我身份的覺醒與認同。是次計劃,運用電影作學習媒介,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分析電影中的人、物、景,從而思考香港社會與生活的變遷。

Read More...

 

〈速寫‧長洲太平清醮〉戶外速寫活動 入選名單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保育資訊,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是次戶外速寫活動,希望藉著參加者的視覺與筆觸,展現長洲太平清醮各式各樣的民間傳統風俗特色,同時提高大眾對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是次活動設有導賞環節,讓參加者先對現場所見的醮場文化與活動有初步了解,其後可按興趣,繪畫醮場內外各人、事、物。而是次速寫活動中的作品,將會結集成畫冊出版,並派發給公眾人士,以另一個方式認識這項源遠流長的傳統風俗。

Read More...

 

CACHe 十週年 十作者:「工廈裡的人」觀塘x工廈社區導賞(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滿額]
專題講座,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 十年回望 拾步而上:CACHe十週年系列活動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成立於2005 年,一直致力於文化保育的教育與推廣,同時希望凝聚力量,成為交流知識與意見的平台。走過十年保育路,正好回顧經驗,展望將來。我們特意請來十位關注本地文化、歷史、風俗及城市面貌的作者,就著書中所述,每月舉辦導賞團、座談會、考察等活動,廣邀同路人,在閱讀以外,與作者互動交流:或同遊現場實地考察、或圍桌而坐暢所欲言。保育路上,深化討論,交換知識,共同探索方向,壯大文化保育力量,冀望一石激起千重浪,為保育運動寫下新一頁。


香港的二戰以後的經濟神話,製造業居功至偉。觀塘、新蒲崗、土瓜灣、荃灣、葵涌、深水埗,各區的工廠大廈如雨後春筍。到了1976年,已有超過四成的香港人口從事製造業,龐大的生製線養活了幾代香港人。及至八十年代末,廠家開始北移、香港經濟開始轉型,一座座工業大廈的仿佛完成了歷史使命。期後於九十年代末,工廈的空間大、租金相對低廉,空置的單位吸引藝術家與創作人進駐,為工廈帶來新的可能性,是實實在在的活化工廈。

Read More...

 

鐵盒社區針孔攝影及黑房沖曬工作坊(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滿額]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人類一直以各種方式記錄生活,自十九世紀,相機面世,我們得以從影像中認知未見的、逝去的、千里之外的世界。攝影工具與技術不斷演進,時至今日已經極為普及,數碼化更令拍攝變得極為快捷隨意。其實影像的一切都只是從一個簡單的針孔開始,並且與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Read More...

 

霓虹燈工業口述歷史工作坊(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滿額]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走在50至80年代的香港,繁華街道舉目就是酒樓、錶行、香煙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廣告招牌。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及條例限制,霓虹燈逐漸被發光二極管(LED)燈箱取代,盛極一時的工業亦有如曾經照耀全城的霓虹燈,悄悄退下舞台;於本港,懂得製作霓虹燈招牌的師傅,已買少見少。

Read More...

 

「大澳龍舟遊涌」文化體驗之旅(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滿額]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在每年的端午節,大澳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三大漁業行會到楊侯廟、天后廟、關帝廟和洪聖廟請出廟宇的神像,於端午正日用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大澳的水道,而大澳的龍舟遊涌現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次文化體驗之旅由廖迪生教授帶領參觀大澳的獨特的棚屋、各大廟宇及著名建築。

Read More...

 

「大澳龍舟遊涌」工作坊(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滿額]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在每年的端午節,大澳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三大漁業行會到楊侯廟、天后廟、關帝廟和洪聖廟請出廟宇的神像,於端午正日用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大澳的水道。大澳的龍舟遊涌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遊涌活動舉行的日期為6月19日至6月20日,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於六月初主辦<扒龍舟 遊大澳>,讓大眾在端午節前有機會登上大澳的龍舟,在龍舟好手的指導下了解扒龍舟的技巧和禁忌,手握船槳,一嘗在水道暢遊的滋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