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ugust, 2016

[滿額] 利園發展小史講座及考察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銅鑼灣,因天然海岸線形似銅鑼而得名。由開埠前緲無人煙的村落地區,經歷百年演變至現今五光十色的繁華鬧市,此地發展其中一個轉捩點,就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商人利希慎從怡和大班買入渣甸山一帶地皮,設立利園遊樂場、利舞臺等膾炙人口的地標,對銅鑼灣發展影響深遠。現今銅鑼灣很多建築物和道路的名字,均和利氏家族有關。

Read More...

 

筲箕灣社區導賞員訓練課程(2016-2017) 入選名單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將與筲箕灣地區組織《紙筲箕》社區迷你雜誌合作,推出「筲箕灣社區導賞員訓練課程(2016-2017)」,訓練一班志同道合的社區人士成為東區文化導賞員,為社區服務,透過學校及公眾導賞團,向年青一代積極推廣及保育社區文化遺產。感謝各位反應熱烈,積極報名,現公布已入選學員名單如下:

Read More...

 

古蹟私墊-社區古蹟拓印工作坊 (2016年9月)
CACHe古蹟私塾, 最新活動

刻石的拓印,由來已久。迄今說法不一,難以定論。—般的說法,認為拓印術始於東漢熹平年間。現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來的公元六世紀的遺物「溫泉銘」。通常人們所說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實際上,拓印並非專指碑拓。人們在傳拓碑文的啟示下,又把需要拓印複製的文字刻在木板上,製成印版,然後再在印版上進行拓印。這種方法,與雕版印刷頗為近似。不同之處在於,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陰文,雕版印刷的模版是凸起的陽文,複製下來的拓片,一是黑地白字,一是白地黑字。

Read More...

 

40至80年代香港股市的暴升和暴跌:一名股票經紀的經歷講座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股票市場牽繫著一個現代城市的經濟命脈。是次講座根據真人真事,以口述歷史訪問和到上海、台北和倫敦搜集研究資料為基礎,建構自1940年代起,歷70和80年代,對香港股票市場出現的大升市和大跌市進行政治、經濟和社會不同角度的分析,從而引伸對該時代股票經紀制度歷史演變的討論。

Read More...

 

[滿額] 大坑舞火龍製作工作坊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大坑的火龍可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而龍身又稱龍心,火龍同時亦有龍珠伴隨。火龍由粗麻繩製成骨架,再編上珍珠草,又稱米仔草,最後以鐵線紮好。開光儀式後,龍頭會繫上紅帶等裝飾,而龍身會插上香技,閃閃生輝。火龍全長二百二十英呎,只限男性可以舞動火龍。帶領火龍的龍珠,實為兩顆插滿香枝的沙田柚。

Read More...

 

[滿額] 大坑舞火龍講座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大坑舞火龍始於一八八零年,至今已有超過130年歷史。相傳在一次風災後,大坑村村內出現一條大蟒蛇,被村民擊斃,豈料翌日蛇屍不翼而飛,大坑村更 隨即爆發瘟疫,奪去多人性命,村民惶恐終日。此時有村中父老獲菩薩報夢指點,只要用草紮成草龍,再插滿香枝,於中秋佳節晚上在村內舉而舞之,繞村遊行,同 時燃放炮竹,便可驅除瘟疫。村民依此而辦,瘟疫果然消失。自此,村民便於每年中秋迎月﹑賞月和追月三天,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和十六晚上舞動火龍。在急速 發展的都市環境中,舞火龍習俗維持至今,它不但展現出民間風俗文化,更體現出傳統習俗不朽的生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