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燕博士於「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主持講座「殺校潮下鄉校的銳變」,分享香港鄉村學校的今昔歲月,娓娓道來近代村校久經歷練後的銳變。羅博士曾走訪貴州雷山縣的農村學校,致力探討教育與發展的關係,呈現少數民族及女性被忽略的心聲。近年她主要研究香港鄉村學校歷史及發展,並出版了著作《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
鄉村學校多由村民籌款興建,主要為村內的適齡兒童提供教育,而「村」的意義,豐富而多元。每一樣物件都在訴說它或他們的故事,村校也不例外。羅博士近年仕教與博物館任教的科目,提出換一個角度去看,村校建築物本身,也可以作為博物館去看待,記載著被沖刷的歷史痕跡。在時代的更替下,村校的出路會是怎麼?讓我們走進村校的時光隧道,從回顧昔年,到展望未來。
Read More...

歷經兩年,最終成果呈現 ——「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選址經活化的村校空間,透過校歌、文物、史料、傳統技藝、裝置藝術等,以校歌為記憶的鑰匙,採集村校舊生故事,展示十間曾在歷史留名的新九龍、新界區村校故事。29/10起,就讓時光照亮在發展狹縫中被遺忘的、未發現的、可連結的,再結伴前行。
Read More...

Read More...
1970年代茶果嶺大街商號表覽。如今大街上的通花鐵閘仍保留部分老字號的痕跡。 List of businesses on Cha Kwo Ling Main Street in the 1970s. Some of them can still be spotted across carve-patterned gates on the street today. 《茶果嶺區街坊福利會週年紀念特刊 1965-75》 Cha Kwo Ling District Kai Fong Welfare Association Anniversary Magazine 1965-197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