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口述歷史工作坊】翎姐的後台故事:神功戲的幕後功夫(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專題講座,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最新活動

CACHe長年以來關注及保育民間風俗文化,在這次口述歷史工作坊,我們請來資深粵劇人翎姐。她小時居所附近年年都有神賀及神功戲演出。耳濡目染之下,她在1980年代入行,曾任演員,後來退居幕後, 曾參與「頌新聲劇團」、「新麗聲劇團」、「日月星劇團」、「藝峰劇團」等劇團演出,並於1998年創辦了「新群英劇團」,多年來致力參與籌辦本港各地的神功戲演出。

翎姐將於這次工作坊,以多年來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為我們分享一台戲由籌備到上演,背後的準備和功夫,以至深刻豐富的後台故事。

Read More...

 

【專題講座】藝述社區:從南丫說到社區研究(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別忘了我們都在島嶼上生活 ——

從島嶼研究和文化地景的角度出發、以南丫島南段作為案例,公共藝術計劃《南丫說:》聯合策展人及《模達今昔──南丫島模達灣歷史及社會研究計劃》作者梁寶山,將在此講座分析香港戰後水陸與城鄉互動之間呈現的社區變遷,從而反思我們對鄉村和離島的固有想像,參加者亦可以從另一角度閱讀香港史;案例以外,講者還會分享研究方法,並與獨立策展人及研究員丁穎茵探討如何動手研究及紀錄自己的社區。

Read More...

 

專題講座:多媒「睇」香港盂蘭勝會:過去、現在、未來(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資源庫


每年農曆七月,香港潮州人在各區舉辦盂蘭勝會,積極傳承潮汕的風俗文化和推廣盂蘭價值——弘揚孝道、扶貧濟困。潮人盂蘭勝會除了進行宗教儀式外,會場還有竹棚戲臺上演神功戲、大型的花牌和紮作、各式各樣具特色的祭品等,是展現民間傳統風俗的重要場合。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更於2011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次活動以不同多媒體解構盂蘭勝會盂蘭勝會的過去、現在、未來。

Read More...

 

【網上講座】廟會創新:東華三院油麻地天后誕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近年,東華三院積極推廣廟宇文化,努力地嘗試將民間信仰現代化,成績有目共睹,而極受遊人歡迎、油麻地的天后誕花牌,就是最佳的例子。「廟會創新:東華三院油麻地天后誕」由東華三院助理高級公共服務經理梁中杰先生主講,為大家介紹油麻地天后廟的歷史,以及分享籌辦油麻地天后誕的精彩點滴。

Read More...

 

【網上講座】「香港鬼怪百物語」:民間傳說保育分享(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豚肉窩貼™以食玩貼紙為載體,嘗試以另類的方式記錄和保留香港過去的鬼怪傳說。每張貼紙除了有團隊為鬼怪傳說創作的妖怪角色,背後亦附有精簡版傳說內容。這次我們邀請到豚肉窩貼™團隊介紹企劃所結集的香港民間鬼怪傳說,也與大家一起探討以設計創作保育香港百年歷史文化及身份認同的方法和經驗。

Read More...

 

【網上講座】戲棚內外:卓翔影像紀錄分享(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由戲曲演員到搭起戲棚的師傅,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和決定,背後都下過多年的苦功,由無數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而修習而來。關注戲曲與戲棚文化多年,電影導演卓翔默默地以紀實鏡頭見證當中的淚與汗。他將分享過往紀錄片作品背後的故事,也藉多年拍攝香港戲棚及風俗文化的經驗,探討影像工作者在文化保育方面的思考、操守和心法。

Read More...

 

【網上講座】港島、九龍及新界早期供水基建設施一覽(2022年3月5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香港大學有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近十年來專注研究港島早期供水基建設施的歷史及建築遺產。是次講座將涉及港島、九龍及新界早期水務設施歷史及供水基建設施,再由其它二十世紀初類似工程的文獻資料,探尋主教山前配水庫的設計及施工方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