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機器的年代,所有物品也是靠雙手製造出來。利用各類天然材料,如木材﹑陶泥﹑綿花等等,加上一雙巧手,並配以純熟技巧,製造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一切所需品。在製作過程中,製作者更會投放自己的心思和情感,讓使用者感受到物品的「生命」,而且因為並非利用機器例模式大量生產,每件製成品也是獨一無二。
從衣食住行中都能找到傳統手工藝的蹤影,如建造大澳棚屋的棚屋建築技術(清單編號:5.85)便是一例
Read More...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在現代化都市出現以前,所有人的生活也與大自然關係緊密。大自然會影響到食物的供給,甚至影響生命安全。從大自然中了解身體所缺,取材醫治身體﹑延續生命。而面對未知的未來,參透大自然的規律及字宙的奧義,或許能對生活的安排有一點啟示。
人的生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特別是氣候會影響到食物供應甚至人身安全,例如漁民便需要對氣候有一定識知,以獲取更多魚穫及更加安全的工作環境,漁民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清單編號:4.2)中,漁民透過觀察魚兒的呼吸情況、雲層的高低、天空的顏色判斷魚群種類和預測會否下雨。
Read More...
「社會實踐」是指個人透過進行及參與某些儀式或習俗以確認個人成長及追求身份認同的過程。香港各個社區皆有傳統風俗和節慶神誕舉行,透過參與這些儀式和活動,居民可以藉以建立社區網絡,融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
新界部份鄉村會於農曆正月為過去一年出世的男丁「點燈」,圖為沙田小瀝源村(清單編號:3.5.8)的點燈儀式,標誌他們成為鄉村的一份子。
Read More...
表演藝術是人透過肢體動作﹑身體語言,再配合樂器、言語的表達藝術。常見的音樂﹑舞蹈﹑歌劇都屬於「表演藝術」。多數有用作娛樂、慶祝或宗教目的。
在節慶活動中常出現表演藝術活動,吸引不少目光,如色彩耀目的舞龍便是一例(清單編號:2.2)
Read More...
語言、謎語、口述傳說皆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不同的族群會使用不同的語言,當使用同一樣的語言,便會產生「同聲同氣」的身份象徵。使用語言,除了可用作資訊傳遞、「直話直說」,還可以透過隱喻、配搭不同講話節奏,表達講話者不同的心思心想,甚至成為娛樂消閒的工具,這種口頭傳統透過「口耳相傳」,一代接一代相傳下去。
我們透過語言用作溝通,亦可發揮教育用途,如導師向學生們講解便需要使用語言才可成事
Read More...
甚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是指並非以實體形式存在,而是以下其中一種形式存在:
筲箕灣是移民社會的縮影。社區內的廟宇、教堂、宗教節慶等文化遺產正是由移民社會中不同族群的發展與流動的故事組成。開埠之初,阿公岩的客家石工,筲箕灣的水上漁民,以及太古糖廠的工人在筲箕灣落地生根,多年來造就了這裡多元而有深度的社區文化歷史。今天的筲箕灣有電車和地鐵接駁各區,交通便利,不斷吸引外來投資,保持了老社區活力的同時,也加速了社區重建。面對舊區翻新,筲箕灣獨有的社區文化特色實在值得更多關注。
Read More...
什麼是香港潮籍盂蘭勝會?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講座探討為什麼潮籍盂蘭勝會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論述作為一個潮汕地區鄉村的傳統宗教習俗,盂蘭勝會如何在香港這個大都會落地生根、傳承與發展,分析它在殖民解體、香港回歸的歷史脈絡下,如何承載香港的集體回憶及彰顯潮人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