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ly, 2016

[滿額] 醒獅扎作體驗班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紙扎獅頭及布料獅身是醒獅的組成部分,而獅頭則主要由竹篾和紗紙製作,製作工序包括扎作、撲紙、寫色及裝飾配置等。獅頭扎作已被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傳統手工藝」的其中一項。CACHe 將與祺麟店紙料扎作香莊合辦工作坊,由資深扎作師傅冒卓祺先生擔任導師,除了介紹香港獅藝文化,更會親身示範醒獅(南獅)扎作技巧,學員亦可親自動手體驗製作獅頭的各個步驟。工作坊另為每位參加者備準小型原色獅頭乙個,學員可在師傅指導下為其上色。最後,冒師傅將與學員共晉晚膳,分享傳統扎作歷史文化。

Read More...

 

筲箕灣南與南安坊坊眾會盂蘭勝會考察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在民間傳說之中,農曆七月是為「鬼月」,相傳為鬼門關大開之日。在世陽人,須備各式祭品,以濟孤魂野鬼,至十五之際介中元,盂蘭之時,更為隆重。2014年6月,特區政府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480個項目分布於不同範疇與地區,在「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類別中,不同社區、不同族群籌辦的盂蘭勝會就佔了85 項,屬「本地傳統」的筲箕灣南安坊坊眾會盂蘭勝會榜上有名。

Read More...

 

[滿額] 跑馬地歷史講座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跑馬地原稱黃坭涌,是港島上最大的一塊平地,原屬新界鄧族所有。由於河谷中間坭土鬆軟,近似沼澤,故長期作馬埸及球埸之用。山谷的一邊自開埠便闢作墳場,分別有:回教、天主教、基督教、祆教、印度教、猶太教墳埸,各具特色。另一邊則有法國沙爾德聖保祿修會的學校。而黃坭涌村則在一九二零年代清拆,開闢街道,興建樓宇,跑馬地搖身變為港島上高中檔次的住宅區。歷史上,有好幾位名人曾居此。山村道上有東蓮覺苑、寶覺義學、養和醫院等均各有一段歷史,在本講座中,將為聽眾一一介紹。

Read More...

 

[滿額] 筲箕灣潮州族群與南安堂福利協進會盂蘭勝會考察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於2011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七月,本地潮汕人士會在香港九龍新界各區輪流舉辦盂蘭勝會,積極傳承潮汕的風俗文化。勝會除了宗教信仰功能外,勝會更反映了本土特色與歷史文化,令社區更有凝聚力。

Read More...

 

古蹟私塾——盂蘭‧戲棚‧潮劇 歷史文化講座+導賞(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CACHe古蹟私塾, 專題講座,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七月,潮藉人士都舉辦盂蘭勝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目前全港約有五十多個潮人盂蘭勝會。每個盂蘭勝會一般為期三天,除了祭祀孤魂和拜祭祖先,通常還會從潮汕地區聘請戲班,上演神功潮劇。

Read More...

 

古蹟私塾——鐵盒社區針孔攝影及黑房沖曬工作坊(2016年 8月27日 星期六)
CACHe古蹟私塾, 最新活動

人類一直以各種方式記錄生活,自十九世紀,相機面世,我們得以從影像認知未見的、逝去的、千里之外的世界。攝影工具與技術不斷演進,時至今日已經極為普及,數碼化更令拍攝變得極為便捷隨意。其實影像的一切都只是籨一個簡單的針孔開始,並且與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