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梭茶果嶺】村梭四山—四山打石業
專題展覽, 資源庫

四山的打石業盛衰歷時二百多年,茶果嶺、茜草灣、鯉魚門及牛頭角各有一座石山,村內石礦場四散,昔日村民多以打石作業為生。

香港的石礦場在1898年英國租用新界時經歷了一次全面封山,於二十世紀初再獲得殖民地政府重新批地發牌,石堂才得以再次營運起來。故四山石礦場便有新、舊之分。[1]

四山的石礦場皆由原為客家石匠的立村居民所開展。茶果嶺的石礦場由鄧氏、羅氏、曾氏、黃氏及邱氏營運,其中曾氏、羅氏更在其石堂附近自建了曾氏及羅氏大屋 [2]。 新石礦場的遺址可於東區海底隧道一帶找到。

茜草灣的石堂則兩三分佈在沿岸位置,其中由羅氏、曾氏、盧氏及鄭氏開拓。茜草灣打石業比四山其他地方較早畫上句號,早在戰前已經因亞細亞火油公司建造油庫而將石山開山 [3],但其新石礦場的遺址依然能在現時的茜草灣網球場及晒草灣遊樂場找到。

鯉魚門的打石業由葉華勝、曾冧安、羅氏及張氏等展開。二十世紀的新石廠則有四所,其中旺賢石堂便是羅氏石匠的後人所經營。牛頭角作為四山中最早期的工業發展地,其石礦場痕跡甚少。原有的打石業早已消聲匿跡,石山亦已全被開闢成主要住宅區。[4]

四山的石礦場以優質花崗岩(又稱大麻石)而遠近聞名,四山的花崗岩在本地常運用於殖民地政府於港島的發展。當中,最高法院大葛樓便是以茶果嶺的花崗岩所製 [5],鯉魚門的蠻石亦可於北角的海堤可見 [6]。四山的石材除予本地用途外亦有外貿出口,全球四座的全石構建築哥德式教堂之一,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便是全以牛頭角及茶果嶺出產的花崗石所築而成。[7]

除了花崗岩外,四山亦有出口長石、石英與高嶺土。長石是地殼造岩石的最主要成份,與不同的礦物混合時其顏色會產生變化。而石英是花崗岩的成份之一,呈半透明晶簇的形態。兩者用途相似,皆可用作製玻璃、陶瓷和瓷磚。高嶺土則是泥狀,質感如麵粉。四山出產的主要呈灰白色和粉紅色,亦曾呈黄色,適合製化妝品與陶瓷之用。[8]

 

 

 

 

 

[1] 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官塘深度行》。
[2] 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鯉魚門三家村.茶果嶺:時、地、人的探討》。
[3]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東九龍居民委員會金禧特刊1957-2007》。
[4] 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官塘深度行》。
[5]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6] 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官塘深度行》。
[7] 朱晉德、陳式立(2015),《礦世巨著:香港礦業史》。
[8] 朱晉德、陳式立(2015),《礦世巨著:香港礦業史》。

主頁

四山打石業

打石外的茶果嶺、鯉魚門

打石外的茜草灣、牛頭角

關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計劃將深入鄉村、穿梭社區,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大眾對本地鄉村及村校文化的認識,促進城鄉共融;並致力鼓勵公眾參與,讓社會各持份者亦可投入鄉村歷史及村校文化保育,傳承鄉村獨有的故事和記憶,同時凝聚社區。

關於我們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4,073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