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遊走於全港最大片、最完整的農業式淡水濕地,一睹稻米等現已在本地難得一見的農作物,了解稻米作為糧食以外對生態保育的價值。導賞團亦會考察圍村歷史文化景點,由燕崗原居民介紹河上鄉、塱原、燕崗一帶的農村習俗及昔日稻田生活,細說侯族歷史。
Read More...
親身遊走於全港最大片、最完整的農業式淡水濕地,一睹稻米等現已在本地難得一見的農作物,了解稻米作為糧食以外對生態保育的價值。導賞團亦會考察圍村歷史文化景點,由燕崗原居民介紹河上鄉、塱原、燕崗一帶的農村習俗及昔日稻田生活,細說侯族歷史。
Read More...
茶餐廳術語中白飯又被稱為「靚仔」,但其實烹煮一碗「靚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同樣的白飯,因為食米產地、氣候土壤、收成時間等差異,都會煮出色、香、味都不同的白飯。
Read More...
「你今日食咗飯未?」寒暄問候未合時宜,或應改問:「你上餐幾時食過飯?」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CACHe) 展開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世代共融社區文化遺產計劃,CACHe團隊策劃了《米展》,將鎂光燈重投在晶瑩剔透的食米上,訴說著香港糧食政策、食米進口貿易、批發零售、農業、飲食業的前世今生;業內每一個角色沉著地面對不同年代的轉變,繼續穿針引線,讓大眾享受到飯桌上這一碗熱騰騰、冒著甜美香氣的米飯。
戰後香港食米市場經歷了由開放到管制,再由管制轉為開放的變化。《米展》策展團隊透過訪問及歷史資料研究,為參加者重溫過去數十年間的米業要聞,了解一碗米飯的背後故事。
Read More...
香港的食米供應依賴進口,米業經營者除了要懂得食米的基本知識外,還要對全球的食米以至糧食供應有充分了解;要把千里之外的農作物源源不絕滿足港人所需亦是一門學問。《米業縱覽分享》將由三位進口米業經營者主講,為大家深入講解由稻米種類、種植、貿易、貯存等種種知識,讓大家了解到每粒米飯都得來不易。
香港商業發達農業式微,米糧供應長期仰賴外輸卻甚少有糧荒問題,米業生意更曾興盛一時,究其原因與政府採取「還米於民、儲糧於商」政策有關。《香港米業史》作著鄭宏泰博士將從1919年一場搶米風潮談起,剖析香港米業發展與政府政策,暢談當中的變遷與特質。
Read More...
插秧是種植水稻的重要時刻,造就了農民之間互相依存的緊密關係。手藝亦決定了往後的收成,當中的技術與其背後的社區意義,就是水稻文化的核心。是次工作坊,父母可帶同小孩一同學習如何讓一秼秼禾秧,重新連繫新界水土,豪邁生長。
Read More...
二十世紀初開始,米商們陸續聚集於上環及西營盤一帶經營生意,部份更會組織商會保護行業權益。行業內亦定立共同的守則和傳統以便利各自生意和團結行業內的各商家。是次分享會將由一位食米進口商,為大家講述他所經歷過的米業傳統,和分享店內數十年歷史用品的故事。
Read More...
井蓋展 Manhole Covers Exhibition
CACHe website English Version, 專題展覽,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最新活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都市生活,打井取水似乎遙不可及,但城市人的「必須」,例如燃氣、電力、電訊光纖,一如古人的食水,一切供給其實就井然隱藏於地下,維持著我們舒適的城市生活。低頭一看,在我們每天經過的街道上,各式井蓋(manhole cover,又稱進人井蓋、沙井蓋)就是貫通地上地下之門,從中可以讀到城市發展的歷史痕跡,窺探「香港製造」的工業故事。
Read More...
[滿額] 古蹟私塾-夢斷城西風月遊 (2017年5月27日星期六)
CACHe古蹟私塾, 專題展覽,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城西,維多利亞城西部。西營盤與石塘咀兩個區域因著先天條理,十九世紀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華人聚居地,後來因著規劃與發展,更加孕育出歐洲風情的景緻、與聲名大噪的「塘西風月」,百年來見證著中西交匯的香港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