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米展》繼續開放,我們更舉辦復活節特備節目:百年古蹟及「米展」導賞團,為大家介紹《米展》及CACHe這幢二級歷史古蹟鮮為人知的一面。
復活節假期,《米展》繼續開放,我們更舉辦復活節特備節目:百年古蹟及「米展」導賞團,為大家介紹《米展》及CACHe這幢二級歷史古蹟鮮為人知的一面。
中環郵政總局-戰後摩登建築的源流與脈絡 當今的建築歷史研究,著眼於建築對於當地發展的關聯性(relevance),而非純粹以年份來衡量其價值。若果我們以此推展至其他的戰後現代主義建築,不難發現它們蘊含著一些香港獨有的物流和背景。這次講座將會以於1976年落成的中環郵政總局,以及整個中環海濱,包括大會堂和天星碼頭等建築作為例子,討論這些香港建築歷史研究的脈絡、補遺、以及其他有趣故事。
Read More...
在每年的端午節,大澳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三大漁業行會到楊侯廟、天后廟、關帝廟和洪聖廟請出廟宇的神像,於端午正日用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大澳的水道。大澳的龍舟遊涌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遊涌活動舉行的日期為5月29日至5月30日,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於五月上旬主辦「大澳龍舟遊涌」工作坊,讓大眾在端午節前有機會登上大澳的龍舟,在龍舟好手的指導下,了解扒龍舟的技巧和禁忌,手握船槳,一嘗在大澳水道暢遊的滋味。
Read More...
大澳的龍舟遊涌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每年的端午節,大澳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是次文化體驗之旅,會帶領大家參觀與龍舟遊涌相關的棚屋、各大廟宇及著名建築等。
Read More...
「禾」紙製作工作坊及兒童繪本閱讀 (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專題展覽, 最新活動,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製作一張紙,先要找尋合適植物,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提純、成漿、抄造及乾燥等工序,紙才被製成。是次工作坊以稻米的基本 – 「禾」作為材料,利用從香港塱原稻田收割得來的禾草,親身製作「禾」紙,體驗造紙工序。
Read More...
親身遊走於全港最大片、最完整的農業式淡水濕地,一睹稻米等現已在本地難得一見的農作物,了解稻米作為糧食以外對生態保育的價值。導賞團亦會考察圍村歷史文化景點,由燕崗原居民介紹河上鄉、塱原、燕崗一帶的農村習俗及昔日稻田生活,細說侯族歷史。
Read More...
甚麼是考古學?考古學與城市發展是否對立?
是次工作坊將介紹考古學的基本知識、包括考古調查和發掘、斷代方法、出土文物的室內整理及保存方法,及香港殖民時期維多利亞城考古發現及個案討論。完成此工作坊可望能對考古學有初步的認識,並以多角度審視歷史文化對社會的價值。
Read More...
十九世紀伊始,歐美社會日益關注城內埋葬 引起的公共衛生問題,香港政府於五零年代中業後亦禁止華人在官方指定地區以外將死者下葬。
本課程參考大量香港及英國相關的檔案資料,從歷史角度剖析廿世紀香港墳場政策的發展,探析有關政策是如何與華人殯葬文化產生互動後衍生的成果。
茶餐廳術語中白飯又被稱為「靚仔」,但其實烹煮一碗「靚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同樣的白飯,因為食米產地、氣候土壤、收成時間等差異,都會煮出色、香、味都不同的白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