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et The Peak, visit our public housing SCMP 26/01/2013 傳媒報導
土瓜灣於1920年代開始,由鄉村轉變為城市,不少工廠、店舖和民居紛紛進駐。片場、報館、屈臣氏、五羊牌電池廠、煤氣廠的白霧,牛骨廠與屠房俱是土瓜灣居民的集體回憶。而在中國歷史裡,傳說宋帝亦曾在土瓜灣居留,後來更御賜衣物以犒賞土瓜灣村民的護駕有功。
是次考察,由土瓜灣居民帶領大家走訪看土瓜灣的街道趣聞、古蹟及掌故,認識土瓜灣的獨特的風土人情。
Read More...
油尖旺區經歷百多年發展,現今是全港最繁榮的區域之一,當中不少文化歷史故事可供細味。大家可有想過這些地方在百多年前是城市花園或農田? 又會否知道尖沙咀鐘樓最初是沒有鐘的? 現今港鐵旺角東站曾叫油麻地站?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鄭寶鴻先生會以油尖旺區的珍貴歷史圖片作媒,訴說油尖旺區的有趣故事,對地區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Read More...
同班同學住在同一屋邨,放學後去球場打波,在士多買零食汔水,再到自修室溫習,星期六跟爸爸在大排檔宵夜飲啤酒… 這些生活片斷,身處其中時不過平平淡淡。直至有天見到舊時常幫襯的舖頭結業了,失去了,才知道不會再擁有。
因此,我們深入鄰里社區,探訪街坊店舖,重新認識區內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深深體會好好珍惜。
Read More...
講者 潮州商會會董 胡炎松先生
「盂蘭節」的起源眾說紛紜,佛、道兩家各有不同傳說。道家稱之為「中元節」,相傳七月「鬼門關」大開,無主孤魂到陽間接受施食。佛家則有「目連救母」的故事。後人便在七月舉行盂蘭勝會,超渡祖先及孤魂。
Read More...
講者 大坑舞火龍總指揮 陳德輝先生
Read More...
「綜合用途建築物」是德國攝影師吳爾夫的《街頭街尾》(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 攝影著作的主題。 這類商住並用的建築物曾經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時,而現今亦遍佈於香港城市的舊區中。 此書文章的作者之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將會探討此類型建築物的起源與沒落,和它們的文物價值與保育問題。
Read More...
相傳在百多年前,大澳出現瘟疫,漁民用龍舟拖著載有從各廟宇接來的神像的小艇巡遊水道,驅除瘟疫。隨後瘟疫消失,而這傳統則維持到至今並稱為「龍舟遊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