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初期,西營盤在醫療系統的建構過程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至今亦留下不少足跡。當中一個俗稱「醫院山」的地域範圍,更橫亙在西營盤與太平山街區交界,全港首間公立醫院和婦產醫院,以及收留歐華兩藉的精神病院群,都曾屹立於此。講座與導賞團會逐一細看這些歷史印記,從西營盤社區出發,審視香港的醫療與公共衛生體制,如何因1894年鼠疫爆發而成形,再經歷百年演變逐漸成熟。
Read More...
香港開埠初期,西營盤在醫療系統的建構過程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至今亦留下不少足跡。當中一個俗稱「醫院山」的地域範圍,更橫亙在西營盤與太平山街區交界,全港首間公立醫院和婦產醫院,以及收留歐華兩藉的精神病院群,都曾屹立於此。講座與導賞團會逐一細看這些歷史印記,從西營盤社區出發,審視香港的醫療與公共衛生體制,如何因1894年鼠疫爆發而成形,再經歷百年演變逐漸成熟。
Read More...
商場林立的尖沙咀,可謂享譽全球的旅遊勝地、購物天堂,但背後的城市歷史卻乏人問津。廣東道於十九世紀已經開發(其時稱為「麥當奴道」),逾百年後的今天,印證著殖民時代的英式歷史建築群與現代化名店並排而立,街道上故事處處,有待發掘。CACHe舉辦的「尖沙咀考古歷史導賞團」請來對香港歷史掌故甚有研究、香港考古學會永久會員蘇萬興先生,為大家講解尖沙咀的歷史發展,除了考察昔日的水警總部、駐港英軍軍營、十九世紀初期的交通樞紐等,更會到訪香港文物探知館,細說香港的考古歷史。
Read More...
打麻雀,可說是港人最喜愛的玩意之一,有研究指出打麻雀可助減慢老年癡呆症惡化。然而,麻雀上的圖案和文字,卻是麻雀雕刻師傅的精心傑作。是次口述歷史活動,我們邀請到具40多年麻雀雕刻經驗的何秀湄女士,為大家細說麻雀的故事並作示範。參加者除了可了解這個日漸式微的民間工藝之餘,更可獲增一隻由何女士雕刻的麻雀。
Read More...
在旗袍上的花紐有具點睛之效。花紐的圖案色彩斑斕,千變萬化的形狀精美生動更有吉祥之寓意,是傳統中國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Read More...
每年端午節,大澳除了會舉行龍舟競賽外,還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端午節前夕及正日,大澳三大漁業行會到楊侯廟、天后廟、關帝廟和洪聖廟請出廟宇的神像,再於端午節正日用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神艇巡遊大澳主要水道。這項傳統風俗更於2011年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Read More...
坪洲面積僅零點九七平方公里 – 地方不大,但有多處歷史遺跡和特色古廟;島上人口很少,讓人可以放慢步伐品嚐自然與人文風景。「地膽帶你遊坪洲」暢遊坪洲的特色廟宇包括龍母廟、七姐廟和金花廟,遊大利島看工業遺跡。此導賞絕非純粹的歷史資料舖陳,而是地膽導遊把自小的所見所聞跟你分享。還有漁民上岸賣鮮魚的活動,以及坪洲人喪葬習俗,都一一現場實況介紹。
Read More...
1880年代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市民需要價廉而又方便的集體運輸工具,有見及此。1901年「香港電車電力公司」成立。1904年,開始在港島北部沿岸行走,由上環街市至銅鑼灣。及後擴展到堅尼地城及筲箕灣。香港電車是世界上唯一全屬雙層電車的車隊。
Read More...
透過歷史圖片和舊地圖,讓大家穿越時光隧道,走進昔日殖民地初期禁止華人居住山頂區域,實地考察山頂發展和保存的歷史痕跡。隨着山頂纜車於1888年開啓後,山頂區域迅速發展成低密度住宅,港督避暑別墅也建在這個區域。山頂曾經設有軍營、酒店、餐廳、學校、醫院、警局、消防局等設施。活動讓大家認識太平山頂除了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外,也有着殖民地的歷史故事。
Read More...
曾被稱為下環的灣仔是香港的維多利亞城的一部份,其發展歷史能夠追溯至1842年殖民政府的發展藍圖。近年灣仔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受到重建與發展的影響,今天的舊灣仔的歷史痕跡已在新舊混雜的社區慢慢消亡。這次的文化歷史旅程由灣仔地膽與資深導賞員帶領遊歷灣仔街市至大佛口的一帶,尋找老灣仔的社區生活文化及香港歷史。
Read More...
近年,數碼相機大行其道,攝影愛好者喜歡到舊區老街,尋找題材和靈感。不過,若然對攝影基本技巧認識不深,拍得的作品往往未如人意。本工作坊針對古蹟攝影技巧,理論實踐並重,一連四次課堂,從基本攝影技巧開始,繼而走進社區實習,拍攝古蹟於日光與夜色中的不同面貌,並了解中西區古蹟的建築特色、歷史與蘊藏的故事。工作坊鼓勵學員為古蹟留影的同時,亦能成為古蹟之友,拍下消失中的老香港,積極推廣保育社區文化遺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