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山舊稱雞婆山,以其外形肖雞婆而得名。明末清初,南明抗清遺將李萬榮踞此為寇,向經過船隻勒收金錢維持生活,成為著名海盜。
魔鬼山舊稱雞婆山,以其外形肖雞婆而得名。明末清初,南明抗清遺將李萬榮踞此為寇,向經過船隻勒收金錢維持生活,成為著名海盜。
「平安包」是長洲太平清醮的代表食品,有蓮蓉、豆沙與蔴蓉等口味。飽滿軟糯的包子蓋上朱紅印章,形象鮮明,漸漸演變成長洲的「名物」:鎖匙扣、貼紙、攬枕……林林總總的產品大受歡迎。平安包其實是用作祭祀儀式及施孤的「幽包」,因為曾受誦經作法,長洲居民相信得到吃過後可保平安,而每年太平清醮後,大會會在北帝廟外廣場派發平安包,寓意祝福街坊「平安健康」。
香港的地名,始於何時?
官富、屯門、杯渡山、大奚山、佛堂門等地名,常見於考古文物和唐、宋文獻中。香港古地名的命名起源、含義和演變信息,蘊藏著千載傳奇的故事。
Read More...
堅尼地道,開埠至今一直與煩囂沾不上邊的街道,往昔日子,曾被稱為「二馬路」,大宅、學校及教會林立,許多香港顯赫家族人物如顏成坤、利希慎、蕭明、霍桃溪、鄧鏡波及胡百全等都曾選址於此建造世家大宅、開枝散葉。
Read More...
孫中山史蹟徑主要介紹孫文早期在香港活動的地點,但他在遭香港政府驅逐出境後,多以海外為據點;而其實直到民國政府成立,香港仍然維持有不少反清據點。
Read More...
由南向北貫穿九龍半島的彌敦道,歷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中葉。這條由英軍工兵修築的主要幹道,最初被命名為羅便臣道,二十世紀初,更名為彌敦道。
Read More...
在送雞迎狗的年廿五,參加者可在古蹟教室內近距離觀賞師傅的技藝,並嘗試於三小時的工作坊內,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一個單字蒃刻石章,帶走獨一無二的雕刻作品。
Read More...
中環一直是香港的黃金地段,過百年來,窄長的海岸上一幢又一幢的重要建築拔地而起,由莊嚴的舊最高法院大樓,到跨國集團的現代化總部,見證香港政界、商業、法治的百年變遷。建築物由概念與設計化成現實,有賴工程師們運用專業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完成工程。
Read More...
元宵點燈,又稱慶燈、開燈、賀燈。閩南語、客家話、圍頭話當中,「燈」與「丁」發言相近,因此也演變出點燈意寓添的丁的習俗,向祖先稟告族中有新成員加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