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戰前在香港的東洋妓女》講座 2014年3月22日
專題講座

專題:《戰前在香港的東洋妓女》講座 — “唐行”、”望鄉”、”千歲花壇”…

講者: 海濱導賞會會員、資深博物館導賞員,日本文化協會導師、侯清儀 先生

日期: 2014年 3月22日  星期六  

時間: 14:30 – 16:30

地點: 紅磡黃埔花園,黃埔廣場(原蔡瀾食坊)後座;香港互勵會 鄭裕彤敬老中心

費用:全免 (只限透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報名之參加者)

人數:  25人

Read More...

 

西營盤早期教會學校發展歷史講座 + 導賞團 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滿額]
專題講座, 文化古蹟導賞團, 活動回顧

西營盤學府林立,不但是香港大學的所在地,更是多間傳統名校的教育搖籃,今日的書香文化,背後與香港歷史與教會發展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香港的殖民時期由十九世紀中旬正式展開,隨著華人社區於西營盤逐漸形成,世界各地的教會亦開始紮根本港並成立大大小小的學校和教堂,並從中西區一路延伸至西營盤,營造了今天饒富歷史感的宗教及儒林氛圍。

 
日期:*由於3月29日暴風雨的關係,活動已順延至5月10日(星期六)

Read More...

 

香港颱風歷史專題講座 2014年2月8日(星期六)
專題講座, 活動回顧

「2013年10月超強颱風海燕在菲律賓做成嚴重災情,颶風所引發的風暴潮導致傷亡慘重。香港在8月也與強颱風天兔擦身而過,倖免於難,相信大家仍然記憶猶新,颱風也成為香港2013年facebook上最熱門的話題。但近年香港受颱風正面吹襲的情況不多,2012年的13年來第一次十號風球也沒有帶來很大的災情,市民的防災意識可能會因此降低。現任天文台長岑先生會為大家重溫香港戰前的歷史風災,並介紹他近期所收集的一些舊照片,希望可以鑑古知今,在全球氣候變化將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的趨勢下,讓市民大眾加深對防災減災的認識。」

Read More...

 

消失中的市區最後圍村分享會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活動回顧

 

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的衙前圍村,始建於1352年,有逾六百年歷史,是香港市區碩果謹存的原居民中式圍村。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展商開始收構古屋,並一一拆毀。2007年市區重建局與發展商合作,推行重建方案,除了「圍村三寶」及八間古屋外,其餘都將拆卸。2013年正式展開重建,這條歷史悠久的古村,即將消失於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之中。

Read More...

 

郵票中的香港史講座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活動回顧

自1862年香港首枚郵票——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皇通用郵票誕生後,郵票成為每天香港市民、商業和政府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郵票既是必須品,也是珍貴的收藏品——1891年香港發行「開埠五十用年紀念」郵票,便發生因搶購郵票而擠死人的慘劇;愛好集郵的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便收藏寫有「鳯鳥再生,漢英大和」這一世上獨有的香港郵票草稿;1997年回歸前後,香港熱興起,大量香港市民和炒家通宵在郵局外輪候,成為當時的集體回憶。然而,踏入網絡時代,虛擬的電郵逐漸取代實體的郵件,郵票的實際和收藏價值逐漸降低,這有150多年歷史的香港郵票,還剩下多少價值?本次講座通過殖民地時代和回歸後香港發行的郵票,從其圖像中分析當中的歷史和政治意涵,並反映香港百多年來在社會與經濟、傳統和現代的 發展歷程。郵票不只是一枚郵票,更是香港歷史的記憶載體。

Read More...

 

重聚啓德 – 啓德機場歷史圖片講座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額滿]
專題講座

啓德機場關閉至今已經15年,機場原址已開展了啓德發展計劃,為該區及香港帶來新的面貌新的景象。而舊啓德機場跑道亦會發展為郵輪碼頭,繼承啓德機場作為香港對外的窗口,繼續為香港服務。在這新舊交替的過程中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聯同收藏家吳邦謀先生舉辦「重聚啓德 – 啓德機場歷史圖片展」,與大家在啟德裡重聚,回顧啓德機場的發展歷史並重溫在機場大堂裡的時代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