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神仙與晨運客︰探索主教山保育方案 石硤尾主教山(又稱「窩仔山」)既有逾百年的配水庫,還有民間自發設置的休閒設施,山腳亦擺放了不少神像讓人供奉,形成一個多功能的文化遺產地景,一直是深水埗街坊的後花園。然而,在2019年百年配水庫拆卸工程期間,令整座主教山的價值及用途受到社會關注。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總監張家榮先生將以主教山為案例,分析在文化保育政策上,如何兼顧「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區價值」的平衡,建立理想的保育方案。活動由本會及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Centre for Heritage (CACHe) (CACHe) 合辦,詳情如下: 日期: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30分 講者:張家榮先生(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總監) 地點:美荷樓多用途室(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地下) 費用:全免 名額:50人 (先到先得) 活動詳情:https://www.yha.org.hk/zh/hmhh/jcchp/ 報名平台:https://forms.gle/pr1nJivc88wuUmch8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ritagemhh/ /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 /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以第一代公共房屋中唯一被保留下來的美荷樓為中心,通過一系列外展文化活動連結週邊社區,探討深水埗區的歷史發展,回顧街坊的生活今昔,向公眾及學生推廣文化保育。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主辦單位/創作團隊獨立製作,並不代表本計劃及捐助機構之立場或意見。 .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_美荷樓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
Read More...
【專題講座】市區重建與深水埗發展 過去二十年間,深水埗區內發生了不同的市區重建項目,既有公營,亦有私營。這些重建項目,對深水埗的住屋、環境及保育方面帶來甚麼影響呢?是次活動由本會及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Centre for Heritage (CACHe) 合辦,詳情如下: 日期:2023年8月6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時至3時30分 講者:張錦江先生(曾在深水埗多個重建街坊關注組擔任義工,研究規劃和重建政策多年) 地點:美荷樓多用途室(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地下) 費用:全免 名額:50人(先到先得) 活動詳情:https://www.yha.org.hk/zh/hmhh/jcchp/ 報名平台:https://forms.gle/53B8nQ6W8hMfNqcM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ritagemhh/ /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 /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以第一代公共房屋中唯一被保留下來的美荷樓為中心,通過一系列外展文化活動連結週邊社區,探討深水埗區的歷史發展,回顧街坊的生活今昔,向公眾及學生推廣文化保育。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主辦單位/創作團隊獨立製作,並不代表本計劃及捐助機構之立場或意見。 .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_美荷樓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 顯示較少
Read More...
上年年底的紮作導賞《尋探一代「花燈大王」的紮作魅力》大受歡迎,本次講座再次邀請到「生和隆」第二代傳人Frankie梁金華師傅,和我們一起回顧該店以至紮作行業的歷史。梁金華師傅自小接觸紮作,對家業瞭如指掌。從IT行業退休的Frankie屆時更會展示及講解他獨創的太陽能走馬燈,與大家分享他對傳統行業中創新與傳承的展望,希望能啟發聽眾對相關議題的看法。
Read More...
是次講座請來資深民俗掌故研究者周樹佳先生為大家分享他於五月中走訪本港各地天后誕的見聞,如屏山鳳池村、大埔頭及打鼓嶺坪源天后誕。見微知著,數處天后誕除了反映當地民情之外,亦能映射出香港整體傳統信俗的概況。對香港文化景觀及傳統節誕感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Read More...
Read More...
大受觀眾歡迎的「香港紮作」導賞系列回歸!本活動再邀西營盤七十年老店「生和隆」的第二代傳人的梁金華師傅(Frankie),暢談香港紮作行業的演變與生態。對家業瞭如指掌的 Frankie,屆時更透過展示自己獨創的太陽能走馬燈(!),與眾分享他對傳統行業中創新與傳承的展望。
Read More...
承接《村梭茶果嶺》,「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的壓軸篇——《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項目內容包括《村梭六鄉:兩封信之間的遷徙故事》展覽,以及即將出版的口述歷史書冊《村梭六鄉:後遷徙的生活紀錄》。我們聚焦大埔六鄉經歷過的各個重要階段與回憶,嘗試在大歷史的空隙處入手,填補過去的空白,將不易被看見的歷史片段、這段城市一隅被遺忘的過去呈現於公眾面前。
Read More...
「茶餐廳」、「茶樓」、「飲茶」,這些熟悉的詞語,透過一片片的茶葉,早已進駐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並衍生了一套在地文化。
Read More...
攝影師在八十年前按下快門的一刻,或許只是想記下當時在新九龍遊歷的所見所聞,沒有想過要利用照片留住永恆,更沒想到八十年後的今日,照片輾轉來到香港,成為了城市發展和舊日社區生活的憑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