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後,香港政府以防止蚊患為理由,下令除了新界地區外,港九各地禁止種植西洋菜。此項禁令受到九龍菜農強烈反對,並組織港九農民聯合會以向政府施予壓力。
二次大戰後,香港政府以防止蚊患為理由,下令除了新界地區外,港九各地禁止種植西洋菜。此項禁令受到九龍菜農強烈反對,並組織港九農民聯合會以向政府施予壓力。
古蹟私塾:華人廟宇與社區– 以筲箕灣和石澳為例 (2017年12月) CACHe古蹟私塾, 專題講座,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華人廟宇的建立,是傳統社區政治、經濟及社會成就的反映。透過廟宇的文字與非文字資料,配合政府檔案、報章及口述資料的幫助,廟宇的研究將有助我們重構不同地區過去的政治、經濟及社會面貌。
Read More...
[滿額] 古蹟私塾 – 文物建築保育短期課程 CACHe古蹟私塾, 專題講座,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本短期課程是為非建築及文物行業人士而設,由資深保育建築師和大學文物導師主講,十三節課堂理論與考察兼備,將會以講座形式深入淺出地解釋國際保育原則、本地文物法規、修復工程技術以及活化利用設計等知識,並同時以工作坊及實地調研等方式,讓學員嘗試編寫專業文物建築評估書和保育計劃書。修畢此課程,學員將能達致初階專業水準,亦可以開始參與保育建築的安排、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初級工作。
Read More...
明年是香港電台(港台)廣播九十周年。近幾十年,港台致力爭取成為名符其實的公共廣播(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 ),2009年政府宣佈由港台肩負香港公共廣播機構使命,但港台繼續是政府部門。
Read More...
皇后像廣場經歷三個世紀,橫跨戰前、日佔、戰後、六七及回歸等重要時期,不僅反映殖民地管治政策轉變,亦揭示港人身份認同意識逐漸提高;廣場所在之處,亦凸顯海濱政策正在倒退。是次講座以舊照片及舊報紙,略談上述重點。
Read More...
研究香港史有着不同的進路,尤其從人文地理的現象觀之,香港島歷史的開展與及後九龍半島的割讓,地緣風貌、管治政策存在一定的差異。講者希望透過各時期不平等條約的簽署,說明中英兩國在香港和九龍彼岸的角力,從而締造了獨特的建築風格與社群組織。
Read More...
香港位處南中國沿海、珠江的出口,鄰近海面曾經是豐富的漁場。香港沿海有眾多海灣,魚產豐富,曾是漁民聚居的理想地方。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習性,捕魚人要依據牠們的習性,再考慮地形與水流的因素,發展出不同的捕魚方法。是次講座將以香港為背景,討論不同的捕魚方法及其社會文化意義。
Read More...
賊王發跡竟然與無主荒墳有關?邵氏片場宿舍鬧鬼是否真有其事?屏山鄧氏遷墳靠先人顯靈指路?更多不可思議的現象,超自然事件紛紛盡錄,香港靈異事件所見所聞的另類講座,今年農曆七月第四度來襲CACHe 古蹟小白屋,佳哥周樹佳與你重溫經典傳說,另加近年新發現,膽小者記得帶埋朋友報名。
Read More...
大坑舞火龍始於一八八零年,至今已有近140年歷史。相傳在一次風災後,大坑村村內出現一條大蟒蛇,被村民擊斃,豈料翌日蛇屍不翼而飛,大坑村更隨即爆發瘟疫,奪去多人性命,村民惶恐終日。此時有村中父老獲菩薩報夢指點,只要用草紮成草龍,再插滿香枝,於中秋佳節晚上在村內舉而舞之,繞村遊行,同時燃放炮竹,便可驅除瘟疫。村民依此而辦,瘟疫果然消失。自此,村民便於每年中秋迎月﹑賞月和追月三天,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和十六晚上舞動火龍。在急速發展的都市環境中,舞火龍習俗維持至今,它不但展現出民間風俗文化,更體現出傳統習俗不朽的生命力。
Read More...
1968年,香港足球開始職業化,亦是亞洲首個實施足球職業化的地區,及後在70至80年代,開始有不少商業贊助,以及引入不少外援球員,當中包括世界盃國家隊球員,令香港球市蓬勃,吸引球迷入場觀看,球員的身份地位高,不少媒體都視球員為明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