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千年值理會擲杯決定在佛誕當天舉行會景巡遊和搶包山。二零零三年,黃成就退休,隨即被長洲各社團邀請「出山」,初期他沒有專門協助那一個社團製作飄色,只從旁指點一二。二零零五年,由政府主導之下復辦搶包山比賽,隨後到訪旅客逐年遞增。二零零六年,惠海陸同鄉會鄺世來先生盛意打動下,黃成就決定全力投身製作飄色。鄺世來先生特意安排人手組成創作團隊,協助黃成就,當年中國申辦奧運在即,於是便選用這個主題,期望申辦奧運成功,結果大受歡迎。自此,黃成就與惠海陸合作無間,每年例必成為傳媒的焦點。
Read More...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長洲太平清醮逐漸為人所認識,報紙傳媒廣泛報導。一九六一年港督柏立基爵士率一眾官員蒞臨參與長洲醮會,遊客人數高達四萬多人,香港旅遊協會實地拍攝彩色電影,以宣傳本地旅遊之用。而很多打鐵店舖在長洲太平清醮期間為當地社團製作飄色,主題不獨是古代民間故事,亦有更有富現代性的和警世意義的故事。
Read More...
飄色是結合了力學和美學的傳統工藝技術。傳統的飄色由「色櫃」、「色芯」和「色梗」組合而成。飄色最少可承載兩人,稱為「色芯」。各地飄色基本形制,稱呼卻不同。如沙灣飄色稱居上者為「飄」,即在色櫃上方凌空表演的人物造型。居下者為「屏」,即「站」(實際是坐着) 在色櫃上表演的人物造型。出色的飄色在於人物造型能否恰當地配合道具,表現某一個主題或情景,呈現「以屏帶飄」的結構特色
Read More...
開埠以前,香港已住著好幾萬務農為生的人口,他們屬於兩個不同的語言群體:本地和客家。本地人主要居於元朗、上水的平原上,操一種他們自稱為「本地話」,又稱為「圍頭話」、屬於粵語系統的方言;另一族群則住在新界東南部山邊或丘陵上,操一種跟梅縣方言相通、被稱為「客家話」的方言。時至今日,由於種種原因,香港懂客家話的人口,已由1950年代的接近一成,急劇下降至今天的1%左右,而且年齡層也限於中老年人,可謂後繼無人,瀕臨消亡。2014年6月,特區政府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客家話屬於「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項目,編號為1.1,清單可於香港文化博物館網站下載。
Read More...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西樵山和獅子山是粵港享有盛名的山峰,兩地之盛名也與兩位神仙分不開。奉祀呂祖之雲泉仙館,位於西樵山白雲洞;黃大仙祠則背枕獅子山,於獅子山下譜寫信仰傳奇。港澳地區呂大仙、黃大仙之香火,其一源頭即來自西樵,此人文名山實是承載呂祖與黃大仙信俗的文化空間。
Read More...
[滿額] 走‧筲箕—筲箕灣社區文化導賞團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文化歷史導賞員訓練課程, 最新活動
筲箕灣是移民社會的縮影,社區內的廟宇、教堂、宗教節慶等文化遺產正是由移民社會中不同族群的發展和流動的故事組成。開埠之初,阿公岩的客家石工、筲箕灣的水上漁民、及太古糖廠的工人在筲箕灣落地生根,多年來造就了這裡多元而有深度的社區文化歷史。今天的筲箕灣有電車和地鐵接駁各區,交通便利,不斷吸引外來投資,保持了老社區活力的同時,也加速了社區重建。面對舊區翻新,筲箕灣獨有的社區文化特色實在值得更多關注。
Read More...
南港島線通車,曾經偏處一隅的南區也在悄無聲息地起變化。如今人丁興旺的鴨脷洲,百多年前曾是一個荒蕪小島,和對岸的香港仔同屬漁鄉。在這片自給自足的漁港裡,曾有隱世的漁家美食,有享譽世界的瑰麗畫舫,有喧騰熱鬧的端午龍舟,也有歷史悠久的古廟和風水龍柱。
Read More...
鴉片戰爭以後,內地戰亂頻仍,不少華人避難來港,或遠赴他邦謀求出路。縱使生前為生活遠離家鄉,死後亦希望落葉歸根。東華醫院成立後,一方面承繼善堂的傳統,提供施棺殮葬服務;另一方面,東華三院的服務惠及海外華人,運用東華總理的商業網絡,提供原籍安葬服務,印證早期華人的血淚史。CACHe古蹟私塾首次與東華三院檔案及文化辦公室合辦短期課程,以「從施棺殮葬到原籍安葬」為主題,通過講座、工作坊和導賞,讓參加者從香港華人死亡文化,進一步認識東華三院的原籍安葬服務和相關文獻檔案的維護、保存及傳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