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島綫年底直通小島 鴨脷洲原貌定格
如非愛食海鮮,相信大家都不會特意搭車深入南區小島鴨脷洲。港鐵南港島綫預計在今年底通車,到時定必又有驚天動地的市區重建再重建計劃。為了看看通車前的鴨脷洲原貌,記者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註冊社工邵琬欣,走訪島上最早發展的街道鴨脷洲大街一帶,短短一條大街原來有好多奇事奇舖,閒閒哋屹立幾十至百幾年,見證着鴨脷洲隨時代變遷的步伐。
Read More...
在千百年的歷史中,傳統中國婦女除了要負責日常家務外,更要擔起全家服裝設計與製作的重任,一件衣服經過縫縫補補,穿上二十年亦是等閒。當中的手藝不單凸顯了傳統生活小智慧,而在衣服的每一個細節,更「記載」了中國的服裝史。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一直以來跟「祺袍堂」師傅合作無間,定期推出褀袍工作坊,讓公眾了解袍服的歷史演變,參加者更可在師傅的指導下,親自縫製一件基礎「五幅裁」。
Read More...
琴,「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最崇尚的藝術。三千多年來,中國的文人彈琴、聽琴,賞琴,更親自造琴,給琴作款、取名、題字,珍藏傳世。中國文人的造琴藝術,自古專稱為「斲琴」,由琴人世代相傳,技藝自晉代至今大致不變。
Read More...
殿宇莊嚴 古色古香 文化薈萃 同揖清芬
東蓮覺苑始建於1935年,建築中西融合,是本港寺院少見的風格,2009年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本港一級歷史建築。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香港佛教界,東蓮覺苑地位舉足輕重,加上何東爵士與張蓮覺居士的關係,苑內所藏的,除了各大德法師的墨寶外,又藏有不少近代名人書贈的對聯匾額,極具欣賞價值。
Read More...
九龍寨城影響中英關係和香港社會政治穩定一百多年,是甚麼原因?因何又被香港市民通稱為九龍城寨、西方人士稱為東方的柏林?
著名史學家王爾敏教授對九龍城寨的研究價值有精闢的評論:「其重要核心關鍵,在表現中國主權之維繫,英國治權之堅持,港民政治之醒覺,粵民權利之申張。…在香港史上極為重要,在中國近代史上亦不可缺少,在中英關係史上更是嚴肅的重大案例。」
Read More...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走在50至80年代的香港,繁華街道舉目就是酒樓、錶行、香煙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廣告招牌。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及條例限制,霓虹燈逐漸被發光二極管(LED)燈箱取代,盛極一時的工業亦有如曾經照耀全城的霓虹燈,悄悄退下舞台;於本港,懂得製作霓虹燈招牌的師傅,已買少見少。
Read More...
茶,開門七件事之一,是家家戶戶常備之物。飲茶之風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逐漸成為中國、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最流行的飲品之一。自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廣東人漸漸養成上茶樓的習慣。時至今日,許多香港人仍然喜歡「飲茶」,叫一壺茶,幾碟點心,邊吃邊聊,享受好友聚會,家人團聚的時光。熟不知茶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茶葉均有其採摘、烹煮、沖泡的不同技巧。茶不僅是傳統飲品,更是文化載體。人們亦將禮儀、習俗於飲茶之中表現。
Read More...
文字是傳達意思的重要媒介,而字體作為載體則是城市視覺美學的重要元素,反映城市的精神與文化特質。今天在書本、海報、路標、招牌到大廈外牆霓虹光管都可見各式各樣的字體,它們的演變與本地及華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實在值得更多關注。
Read More...
都說香港是「一個小漁港變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傳奇,百年過去,我們還可以在城市當中尋到一點漁香嗎?自開埠起,香港仔逐漸從一條小漁村,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漁港;隔水相望的鴨脷洲則有許多船廠、機器廠,為來往大大小小的船隻提供維修保養服務。這片區域曾是許多漁民浮家泛宅、出海謀生歸來後的歇腳補給之所;隨著社會發展,漁民上岸,漁業式微,昔日盛況不再,這一片漁港風情也正在慢慢流失。
導賞團將會從香港仔昔日的船塢舊址出發,走訪區內廟宇,在避風塘認識不同種類的船隻及捕魚方法的演變,再乘坐「最短途的街渡」轉到鴨脷洲,尋訪昔日漁村痕跡。參加者可以細聽漸被淹沒的漁民故事,探究社會變遷的線索,一睹港島之南千帆過盡的獨特風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