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rch, 2014

CACHe的話 7
E-newsletter


初夏已臨,整個城市充滿生氣和春天的氣息。同時,有見雨季風季即將來臨,我們特別邀請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與一眾收藏家,推出「風波裡的香港 –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透過逾百張珍貴歷史圖片及藏品,展示昔日颱風肆虐香港的情況,讓我們重新反思現今城市生活與自然災害的關係,並在風季來臨前作好禦防準備。

我們也繼續推出十景系列,最新一回以深井為主題,從九龍紗廠眷屬宿舍、包香撲鼻的嘉頓麵包廠、深井新村,以至深井沈澱池上的「巨人之家」,都一一向大家介紹並闡述其歷史由來,讓大家可以沿著文字的指引,親身感受這個社區一路走來的足跡;我們亦拜訪多位深井村民,摸索出生力啤酒廠長以往在深井的點點滴滴,還有廠長窩拿與村民的故事。而第三屆導賞員訓練課程(油尖旺區)亦圓滿結束,我們為此作結,分享學員與公眾人士參與導賞後的成果。

Read More...

 

窩拿與深井 – 村民回憶中的生力啤廠長 (溫詩)
E-newsletter

深井位於新界西荃灣區,介乎汀九與青龍頭之間,與馬灣隔海相對。早在乾隆年間,原籍惠州府歸善縣傅昌榮公落擔清快塘[1],開基建村。1898年新界租借後,律敦治家族開始在深井購入大量土地,並創立香港啤酒廠,揭開深井工業年代的序幕。隨著工廠陸續進駐,吸引了大批潮州籍的勞動階層聚居。1948年生力集團購入香港啤酒廠,窩拿先生擔任生力啤酒廠長一職,自此,他與深井結下不解之緣。

Read More...

 

深井趣味十景
E-newsletter

1. 鵝為名、鴨為實的深井地標

近年見報率最高的深井新聞也許不是遠近馳命的深井燒鵝,而是區議會撥款興建的深井地標。由於深井以燒鵝聞名,因此設計一座鵝型地標,放置於青山公路進入深井前的迴旋處,狀似張開翅膀歡迎遊客到臨深井。可是,這個雕塑卻因缺乏了鵝髻及長頸兩項鵝獨有的特徵而成為了一隻鴨,引來傳媒大幅報導。部份深井人亦笑稱,深井第一所燒鵝酒樓裕記起初便是由廣東燒鴨改良研製出深井燒鵝,因此一個鴨型地標,正好紀念這一段較鮮為人知的歷史。

 

Read More...

 

第三屆導賞員訓練課程(油尖旺區)後記
E-newsletter

2014年3月28日,新進的導賞員完成最後一團的學校導賞,為歷時五個月的「第三屆導賞員訓練課程」畫上完美句號。課程的指導老師包括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歷史掌故專家蘇萬興先生、長春社教育經理鄧俊賢先生,學員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更會在蘇萬興先生的帶領下,「親身落區」考察油尖旺,研究講解的位置和最適合路線,過程中更有幸邀請東華三院文物館助理主任袁國是小姐,講解東華三院文物館的歷史及其保育過程;經過筆試及導賞評估後,共41位導賞員先後為公眾及中學提供古蹟文物導賞,最後圓滿畢業。

Read More...

 

「親歷風災話當年」的訪問後感 – 追風歲月
E-newsletter

1

「現在的颱風,威力遠不及當年!」我們訪問過的每一位前輩都眾口一詞。他們口中的各區地名明明如此熟悉,描述的風災情景卻遠超我們想像。

CACHe去年底開始籌備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希望透過震撼畫面與紮實資料,令大眾反思現代城市生活與自然災害的關係。除了搜集圖片,我們最關注的,是圖片當中的故事。能請到親歷其境的前輩「現身說法」,遠勝埋首整理數據,於是我們四出打聽,廣邀友好,展開了口述歷史訪問之旅,從長洲到鯉魚門、從東涌到西營盤,走訪了九位前輩,紀錄他們驚心動魄的經歷。

Read More...

 

古蹟攝影工作坊(3 – 4月)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近年,數碼相機大行其道,攝影愛好者喜歡到舊區老街,尋找題材和靈感。不過,若然對攝影基本技巧認識不深,拍得的作品往往未如人意。本工作坊針對古蹟攝影技巧,理論實踐並重,一連四次課堂,從基本攝影技巧開始,繼而走進社區實習,拍攝古蹟於日光與夜色中的不同面貌,並了解中西區古蹟的建築特色、歷史與蘊藏的故事。工作坊鼓勵學員為古蹟留影的同時,亦能成為古蹟之友,拍下消失中的老香港,積極推廣保育社區文化遺產。

Read More...

 

免費下載《守下留情─中西區老店札記》增新版
保育資訊,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今天的中西區新中有舊,舊中帶新,這混雜的城市空間,記錄了香港的歷史發展。街道上仍有不少老店,他們默默經營,守護自己的家業,更守護著中西區的城市歷史,是寶貴的社區文化遺產,當中的故事,為大家提供另一個歴史視野。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得到中西區區議會的資助,以文字及相片,把區內的城市歷史與民間的記憶一一留下。我們走訪三十家老店,訪問店東,為店舖留影,希望老店在社區裡消失前,保留及呈現他們所守護的價值與社區的情懷。

Read More...

 

羅衣褀縫工作坊 2013年4月26日 (星期六)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褀袍的華美俏麗及精巧量裁呈現了東方美。其設計蘊含含蓄端莊或雍容華貴的風韻。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一直以來跟褀袍師傅合作無間,推廣中國傳統服飾,CACHe將舉行「羅衣褀縫工作坊」讓公眾了解袍服的歷史演變,仔細欣賞褀袍工藝,更會特別介紹褀袍的祖型「五幅裁」。參加者會於祺袍師傅的工作室接受指導,動手縫製屬於自己的一件「五幅裁」,了解中國袍服獨特的拉襟設計。

Read More...

 

長洲太平清醮平安包工作坊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平安包是太平清醮中作祭祀和施孤的包子。太平清醮後,大會按傳統在北帝廟對開的球場向市民派發可食用的平安包,寓意「平安健康」。傳統上,有金黃蓮蓉、白蓮蓉、豆沙與麻蓉等口味。是次工作坊,我們邀請到長洲著名餅店郭錦記的店東郭錦全先生,現場指導參加者製作平安包,為平安包蓋上「平安」字樣,將祝福帶回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