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February, 2015

十週年 十作者:衙前圍村歷史講座+導賞(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滿額]
專題講座,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十年回望 拾步而上:CACHe十週年系列活動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成立於2005 年,一直致力於文化保育的教育與推廣,同時希望凝聚力量,成為交流知識與意見的平台。走過十年保育路,正好回顧經驗,展望將來。我們特意請來十位關注本地文化、歷史、風俗及城市面貌的作者,就著書中所述,每月舉辦導賞團、座談會、考察等活動,廣邀同路人,在閱讀以外,與作者互動交流:或同遊現場實地考察、或圍桌而坐暢所欲言。保育路上,深化討論,交換知識,共同探索方向,壯大文化保育力量,冀望一石激起千重浪,為保育運動寫下新一頁。

 

黃大仙祠是一個無人不知的宗教場所,參觀黃大仙祠,可以了解黃大仙文化對本港民間風俗的影響,欣賞祠內的中式建築。旁邊的竹園鄉亦是城中特例,導賞團會探究1937年「新九龍」條例對當地原居民權益的影響,以及1957年拆卸竹園鄉後變化;及後返回黃大仙文化公園,參觀當年供應衙前圍一帶村落水源的古井,找尋當年村落的痕跡。最後前往當今香港獨一仍存之古村 – 衙前圍。衙前圍村位於九龍城東頭村之南,舊九龍城寨東門外。歷史變遷,衙前圍經歷多次重修及改建,雖然舊貌已變,但圍內仍有不少細節見證香港歷史。如今,九龍地區經已發展為一現代都市,而圍村將在不久後拆卸,「衙前圍村」將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冀望大家能把握機會,一睹石屎森林中的古村,細讀香港歷史。

Read More...

 

風雨同路半世紀-西營盤道堂與社區考察活動(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道堂是供奉道教神靈的場所,亦與社區發展有緊密的聯繫。1920至1960年代間,西區先後建立了福慶堂、雲泉仙館等四所道堂,它們投入社會,關心眾生。

 

1962年紫靖閣於西營盤成立,1969設中醫部、西醫診療所,贈醫助藥以利貧病。1963年六合聖室創壇伊始,適逢香港大旱,遂設壇祈雨。壇堂道侶,除了修真,還博施濟眾,可說與西區同步成長,風雨同路半世紀。是次文化導賞活動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與華南歷史學會合辦,邀請到游子安博士,帶領參加者考察西營盤道堂,講述道堂與西營盤發展之關係,更可親身一睹扶乩的過程。

Read More...

 

[活動時間更改] 五十年代香港足球明星與球壇軼事講座(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足球運動曾在香港風靡一時,五十年代更有「亞洲足球王國」的美譽。綠茵場上,個別馳騁沙場的足球員,曾代表所屬的球隊南征北討,立下汗馬功勞。眾球星的風采至今在資深球迷心中仍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眾球星怎樣成長的?那些年,華人班主和球員在球季結束後,組隊以「華聯」等名義出訪東南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海外人士又是如何評價他們?讓我們在課場上探究。

Read More...

 

社區針孔攝影工作坊(2015年3月)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如何將瞬間定格,化成永恆?如何將美景留住,傳得更廣?人類一直以各種方式紀錄生活,自十九世紀,相機面世,我們得以從影像認知未見的、逝去的、千里之外的世界。攝影工具與技術不斷演進,時至今日已經極為普及,數碼化更進一步令拍攝變得便捷隨意。其實影像的一切都只是從一個簡單的針孔開始,並且與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Read More...

 

古蹟私塾-考古學入門工作坊(2015年3月)
CACHe古蹟私塾, 最新活動

什麼是考古學?考古學與城市發展是否對立?是次工作坊將介紹考古學的基本知識、包括考古調查和發掘、斷代方法、出土文物的室內整理及保存方法,香港重要的考古發現,及公眾考古學的基本理論及個案討論。完成此工作坊可望能對考古學有初步的認識,並以多角度審視歷史文化對社會的價值。

Read More...

 

錄像傳承-社區記者工作坊(2015年3-4月)
CACHe古蹟私塾, 最新活動

「地鐵通車,舊社區變天?」西營盤的發展故事該如何說?又應從何說起?

近年西環面對鐵路發展及市區重建,舊區面貌不斷變化。在中環價值主導下,城市發展容不下舊社區裡的人和事。今天,我們習慣用智能手機拍下即將消失的景物,於社交媒體與人分享,緬懷一番;

但其實我們還可以將之善用,有系統地結合文字及影像,紀錄與報導社區故事,讓更多人關注城市整體的發展與保育,從宏觀角度看社區變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