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相遇的香港人-水塘(下)
專題展覽, 最新消息

前言

前文提及1920至30年代香港水務工程發展迅速,跨區域的供水系統落成後,以新界的山谷作儲水水塘,可供水至市區使用。1930年代中日戰爭爆發,大量難民逃難至香港,令香港對食米、食水等需求急劇增加。香港人曾幻想1937年落成的城門水塘能夠永久解決供水問題的期望落空,港府開始進行更大型的水務工程研究。

大欖涌水塘

灌溉水塘由水務署興建,再交由漁護署管理,圖為屯門的藍地灌溉水塘。

港府於1938年邀請負責設計城門水塘的工程師到大欖涌研究興建大型水塘的可能性,大欖涌位處三面環山的山谷,計劃在原有村落上游興建水塘。測量工程於1940年開始,可惜工程因二次大戰而中斷,工程文件亦於戰時遺失。香港重光後首要的水務工作是修復原有的輸水系統,大欖涌水塘的測量工作則在1947年才得以重新開展,而建造工程亦因財政原因推遲至1951年動工,當時報章曾指水塘落成後,「食水供應問題可完全解決」、「將可永遠解決水荒」。

然而當水塘的水壩工程於1953年動工時,港府已預計人口持續增長及工業發展會令未來用水需求繼續急增,因此決定將大欖涌水塘的水壩由原先設計的50米加高至66.6米,並開始於大嶼山研究興建另一個大型水塘。

大欖涌水塘最終於1957年完工,由於其集水區覆蓋甚廣,不少農民擔心會影響灌溉用水,因此港府亦首次建造灌溉水塘供農民使用,大欖涌水塘集水區內共建有藍地、清潭、河背、黃泥墩、洪水坑五個灌溉水塘。

石壁水塘

由石壁谷改建而成的石壁水塘。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島上有鳳凰山及大東山兩座高山限制發展,但同時亦令該區雨量充足,是作為集水區的理想場地。港府於1953年着手於大嶼山覓地興建水塘,並在翌年邀請正在建造大欖涌水塘的工程團隊考察石壁谷用地,最終落實於該處建設比大欖涌更大型的儲水水塘,以收集及儲存大嶼山山脈的降雨,完工後香港的水塘容量將增加五成,存水更以跨海管道直接由大嶼山輸往香港島滿足市區用水需求。

石壁谷原有居民中有三份一人選擇遷村至附近大浪灣村繼續農耕生活,港府更把石壁農地上的土壤挖起運至新村的農地讓村民繼續農務。其餘村民則選擇遷村至荃灣適應城市生活,村民參考過因興建大欖涌水塘而遷村至荃灣的大屋圍村後,更特定要求新村必須靠近鬧市,以便利搬遷後的日常生活。港府為此興建了石壁圍,今天該處已成為荃灣鬧市中的一部份。

拾塱水塘

拾塱水塘及長洲在1955至1971年間擁有獨立的供水網絡,在1963年旱災中,當香港各處(包括長洲)實施四日供水四小時的同時,拾塱水塘的存水卻因儲水滿溢而流出大海。

戰後興建的食水水塘皆有長長的供水管道配合,接駁原有的供水網絡,唯獨拾塱水塘是另類例子。拾塱水塘是一個位處於大嶼山芝麻灣半島的小型水塘,建於1955年。其建造目的是為了解決長洲島上數萬居民的用水需要。香港供水網絡落成後,港九新界地區大部份墟市皆有水管接駁,但長洲墟則因其地理位置未有水管供應淡水。港府為此於鄰近長洲的芝麻灣半島上建造儲水水塘,再透過海底管道供水至長洲島。直至1971年長洲的水管接駁至香港原有供水網絡後,拾塱水塘則改為灌溉水塘。

船灣淡水湖

船灣淡水湖的建設計劃。

1959年,正當石壁水塘工程尚在準備階段之際,港府表示由於人口增長速度超乎預期,「竣工之後仍難解決水荒」,為此開展兩項研究,一是於海上興建水塘,二是使用美國最新的海水蒸餾技術。由於後者價格高昂,因此1962年拍板改建船灣海成為比維多利亞港更大的儲水水塘──船灣淡水湖。

由於陸上已缺乏可用作興建水塘的大型盤地,港府遂決定善用香港多海灣的地理優勢,於海上興建水塘。船灣淡水湖是全球首個海上水塘,更利用了可令海水不會滲漏的築堤壩技術。

建造船灣淡水湖除了收集及儲存八仙嶺山脈上的降雨外,亦可用作儲存城門水塘溢出的存水,因此工程計劃亦包括興建城門下水塘及由該水塘輸水至船灣淡水湖的輸水管道。同時,食水亦能透過水管反方向由船灣淡水湖輸水至市區使用。

船灣海原是不少漁民世代相傳的漁場,主壩落成後漁船亦須駛離原有的捕魚區。由於塘內仍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海魚,港府因而批出特別的許可証,並派出工作人員在堤壩上以人力把海上的漁船抬到湖內繼續捕魚。此計劃一直進行至1967年夏季,港府開始於湖中泵入淡水才結束,而湖內尚餘的海魚及珊瑚後來則由政府派出拖網船網走或因湖水的鹹度大減已陸續死亡。

萬宜水庫

興建萬宜水庫前的官門海峽。

1950至1960年代香港發展迅速,港府於香港各處建設衛星城市,其中於1958年便研究發展西貢區,於糧船灣興建一個衛星城市,善用西貢的海港發展工業。1963年,香港發生嚴重旱災後,港府決定進一增加香港淡水供應。當時歐美多國正開發海水化淡技術,港府亦期望以海水化淡取代年復年的水塘建造工程,但由於海水化淡成本甚高,而且當時全球的海水化淡產水量總和亦不足以滿足香港的食水需求,因此港府決定先行興建儲水水塘。

1967年,港府放棄西貢區內研究十多年仍未能動工興建的白沙灣海上水塘計劃,改為於鄰近地區另外覓地建造水塘,以便收集及儲存西貢區的雨水。其中以官門海峽、企嶺下海及大灘海三處作為海上水塘選址予以研究,最終決定於官門海峽(即西貢半島與糧船灣之間的海峽)建設一個容量比船灣淡水湖大一倍的淡水湖,其面積更是香港首個水塘(薄扶林水塘)的九百倍。

港府於1971年正式通過興建萬宜水庫,並表示可供大型水塘建設的地方已所剩無幾,該處將會是香港的最後一個水塘,如香港須繼續增加淡水供應只能依靠海水化淡。萬宜水庫最終於1978年11月落成啟用,港督麥理浩於開幕禮上致辭時亦重申,香港已用盡主要天然食水資源,並提及將與廣東省政府簽訂增加向廣東購買食水的合同。

小結

港督麥理浩於萬宜水庫啟用儀式上亦表示「香港已用盡所有天然食水資源」。

戰後香港人口及工業急促發展,衍生出一個接一個「歷來最大」的儲水水塘。四個在戰後水塘的集水區覆蓋廣闊,遍佈了香港多個山脈。然而香港的降雨量始終有限,收集雨水並不能完全滿足香港的食水需求。時至今天,香港所有水塘每年能收集到約一億至四億立方米食水,而城市耗水量卻超過十億立方米,水塘未能滿足的供水量,則要靠其他方法補足。

撰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項目經理 劉天佑

/《水展》網上展覽資源

為了減少社區接觸,《水展》將延期開放,同時設立網上展覽資源網頁。網頁文章一連十六星期每週更新,透過互聯網與大眾繼續分享香港人的水故事,歡迎按此重溫其他水故事。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賽馬會世代共融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計劃紮根社區,透過舉辦不同類型活動,鼓勵世代溝通,促進跨代共融,並營造社區參與的氛圍,提升社區各持份者對歷史文化保育的投入,增強社區凝聚力。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5 年起開展社區資助計劃,為夥伴機構提供三年一期的捐助,推行適切的社區服務,支援不同弱勢社群。

關於我們

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查詢方法

電話: 2291 0238

電郵: info@cache.org.hk

網頁: www.cache.org.hk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423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