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傳統袍服 認識中國歷史 經濟日報 2013/5/14
傳媒報導

撰文:羅惠儀
欄名:樂爸媽

除了校服,相信青少年少有機會穿上褀袍──沒錯,是「褀」不是「旗」袍,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舉行的「褀袍芳華工作坊」,邀請了資深褀(旗)袍師傅Jody Kan講解袍服歷史淵源,她開宗明義,解釋女袍服非滿清旗人所創,從古代書畫皆可見袍服蹤影,中國數千年文化也是穿袍服……

對中學生來說,有機會學習製作一件迷你版五幅裁,更能了解傳統服裝的意義。

對褀袍的印象,除了是好些歷史悠久的女校校服,便是來自電影《花樣年華》。現已退休的Jody表示,漢服史學家王宇清教授建議用「褀」不是「旗」袍,因為「褀」有吉祥多福的意思,字義更妥貼。她去年曾教過一名在英國留學的17歲男生做褀袍,對方正是受電影影響。「他需要用布做project,跟我學做了一件褀袍……他原本想讀建築,最終到了Saint Martins讀Fashion Design。」過去不少外國學生寫其畢業論文時也向她取經;反觀本地學生鮮有研究中國傳統服裝。「有沒有(本地)學生學做褀袍?有,都是蜻蜓點水形式。始終香港的家長都不想子女當裁縫……或是當時裝設計師,也不會學做褀袍。」褀袍看似只有一個款式,剪裁簡單,卻要做到「衫身合一」,殊不容易。「褀袍跟人身,幾乎件件不同。所以,少人願意做了。」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於9所中學舉行褀袍示範講座。Jody期望中學生藉了解中國傳統服裝,慢慢培養對傳統文化的喜好。

學做五幅裁

工作坊內,Jody即席為女生用一條繩量度身段,縫製褀袍的祖型五幅裁。「你想鬆身些還是貼身?」女生說想貼身些,學生從旁用紙製作一件迷你版五幅裁,了解袍服獨特的拉襟設計。

Jody解釋,昔時物資匱乏,做衣服必用盡每一吋布料;而最原始的衣服剪裁,便是用兩塊布前後覆蓋身體,中間縫合即成,好些古羅馬的戰服也如此剪裁。中國傳統的五幅裁,昔日只有九五之尊才有資格穿。

就讀觀塘瑪利諾中學中二的吳晶晶,穿上Jody即場為她做的褀袍,感覺興奮。「女仔穿褀袍真的很美,能突出女性的綫條。我很羨慕以前的女性可以穿這種衣服,手工很特別。」

何錦輝笑道,一直覺得男生穿長衫不算好看。「還是女生穿來好看得多!」陸恒輝則說,做五幅裁時,衣襟位置不同的剪裁已經塑造出不同的曲綫,更貼合不同身形。「以前沒有軟尺、直尺,真的用一條繩量度出不同人的身形、比例。」

做衫如做人

多年來做褀袍,同時閱讀不少相關書籍,令Jody悟出歷代的褀袍,除了識別身份,亦有做人道理。「(褀袍)好像沒落了,沒有人再理會究竟它有甚麼意義……」

Jody帶了不少袍服讓學生開眼界,其中一件製造年份約為1890年,她曾研究良久,發覺下擺末端有四個角稱為「方」,其實與做人的規矩有關。「那四個角不影響穿衣、外觀……這是令我困擾了很久的問題,直至我參觀一個玉石展覽,導賞員介紹祭天的器皿,當時他說,中國人對宇宙的感覺正是『天圓地方』。」她再細看眼前這件袍,更佩服古人做衣服時投入的人文精神;袍服前後的中直縫合綫,像提醒做人要正直;衣襟,則要有胸襟;千年來做衣服的方式,也沒有打摺,屬鬆身款式,乃是做人要寬宏大量。「布有紋路,做人也是一樣,做衫不依布的紋路,做出來的衣服會『扭』,不成衣服。」她期望學生理解五幅裁背後的意義,學做人。「同學真正做得到,便是世界大同……這件袍正蘊含中國人文化的含義。」

雖說平常已少有穿褀袍的機會,不過,學生認識中國文化,以服飾切入也不失為有趣的點子!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386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