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情」現社區相片創作比賽
學校教育活動, 活動回顧

我們的城市急速發展,城市面貌不斷改變,社區考察是學生了解社會狀況的好方法。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 最新推出的「香港華人生活軌跡漫步APP」(Android)是一個互動學習的智能手機程式,聚焦今昔華人生活,提供四條導賞路線,介紹中上環、深水埗、深井以及坪洲的人文地景。每條路線均有不同的學習主題,預設6至8個景點,配有相關圖片與介紹,並附扼要的歷史背景資料、交通安排、注意事項等。教師、家長及學生都可運用這些資料,自行組織相關活動。程式亦設有思考問題與小遊戲,提升學習效益。

Read More...

 

『代代相傳』羅衣褀縫工作坊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早期的婦女要擔起全家服裝設計與製作的重任,一件衣服經過縫縫補補,穿上二十年亦是等閒。當中的手藝不單凸顯了傳統生活小智慧,而在衣服的每一個細節,更「記載」了中國的服裝史。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一直以來跟祺袍師傅合作無間,定期推出褀袍工作坊,讓公眾了解袍服的歷史演變之如,更會讓參加者在祺袍師傅的指導下,親自縫製一件「五幅裁」。

Read More...

 

香江游泳史講座
專題講座, 活動回顧

夏日炎炎,要數最受歡迎的消暑活動,游泳一定榜上有名。現代游泳概念由英國引入殖民地香港,香港華人自此對游泳有著無比的熱愛。然而,昔日游泳不單只是一種康體活動。二次大戰前,游泳竟與救國活動有關?參加渡海泳又有何深意?女泳手的出現如何改變了傳統華人社會的兩性關係、以至塑造出大眾對女性身體的看法?與此同時,海浴場(海邊游泳棚)一個接一個建成,當中淺水灣更曾發生上流人士與平民大眾間的「海浴場保衛戰」,最終誰勝誰負?又有甚麼意味?此講座所講的是香江的游泳發展,同時亦是香港政治﹑社會和經濟變遷的側寫。

Read More...

 

巷里傳承‧營造西營盤-文化地膽講故訓練計劃(7-8月)[更新時間表]
文化歷史導賞員訓練課程, 活動回顧

 
自2005年起紮根西營盤的CACHe,將於今年7月推出以此區為主題的「文化地膽講故訓練計劃」導賞訓練計劃,訓練一班志同道合的社區人士成為文化古蹟導賞員,帶領公眾導賞團,積極推廣西營盤的社區文化遺產。歡迎對西營盤歷史有濃厚興趣,並有志成為文化導賞員的您報名申請。

Read More...

 

新紥師兄 metropop 2014/6/5
保育資訊, 傳媒報導

新紥師兄

如果有看電影《香港仔》,定會留意楊千嬅乘搭的紙紮的士,以及Greenie變色龍任意破壞的紙紥城,年輕紙紥師傅歐陽秉志仍未看這電影,卻搬出一個親手製作的紙紥”Star War”白兵頭盔,同樣充滿玩味。一門紙紥手藝,為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而生,總讓人聯想到死亡,但紙紥是否一定不吉利?志師傅屬新派紙紥師父,死亡以外,分享紙紥化為灰燼前的小故事。

Read More...

 

札作承轉工作坊(7 月)[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紙札香燭店外的紙扎船、大屋或童男童女等,都令容易令人聯想到喪事或傳統「鬼節」,但紙扎祭品背後,其實更代表著儒家孝道的傳統價值。扎作師傅承繼著民間傳統工藝,利用竹支、漿糊、鐵線及色紙,配合熟練的手藝,製成層出不窮的紙祭品,是藝術品,更是本土重要的文化遺產。

Read More...

 

大澳龍舟遊涌 metropop 2014/5/22
保育資訊, 傳媒報導

 

大澳龍舟遊涌

走進大澳扒艇行會址,眼球一直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銀色牌匾吸引,兩位大澳居民兼漁業行會代表樊森記、張海平熱情地介紹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的悠長歷史。張海平說笑道:「大澳聚集起來的,都是『過客』。」從前漁民天生天養,四海為家,一旦在陸上漁鄉聚腳下來,便遺留下豐富的傳統及風俗,今天他們沒有視大澳為過客,反肩負了傳承遊涌習俗的使命。

Read More...

 

四海沖印 - 西營盤小店的變與不變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西營盤素來平靜樸實,這個山城的生活步伐相對中上環來得悠閒緩慢,開埠初期遺留下來的古蹟,舊日的山貨舖、五金店、鹹魚欄和紙紮舖得以留守至今。但自09年起,社區開始重建,加上港鐵港島西線開通在即,區內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樓街舖漸漸消失,冒起幢幢高樓;面對一切未知的社區變化,一些紮根多年的小店仍默默耕耘,供社區所需,西邊街的「四海數碼沖印中心」(下稱「四海」)是其中之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