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衣祺縫四次方 (2015年1月)- [滿額]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在千百年的歷史中,傳統中國婦女除了要負責日常家務外,更要擔起全家服裝設計與製作的重任,一件衣服經過縫縫補補,穿上二十年亦是等閒。當中的手藝不單凸顯了傳統生活小智慧,而在衣服的每一個細節,更「記載」了中國的服裝史。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一直以來跟「祺袍堂」師傅合作無間,定期推出褀袍工作坊,讓公眾了解袍服的歷史演變,參加者更可在師傅的指導下,親自縫製一件基礎「五幅裁」。

Read More...

 

紮作承轉工作坊 (第三期)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紙紮香燭店外的紙紮船、大屋或童男童女等,都令容易令人聯想到喪事或傳統「鬼節」,但紙紮祭品背後,其實更代表著儒家孝道的傳統價值。紮作師傅承繼著民間傳統工藝,利用竹支、漿糊、鐵線及色紙,配合熟練的手藝,製成層出不窮的紙祭品,是藝術品,更是本土重要的文化遺產。

Read More...

 

霓虹燈工業口述歷史工作坊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滿額]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走在50至80年代的香港,繁華街道舉目就是酒樓、錶行、香煙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廣告招牌。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及條例限制,霓虹燈逐漸被發光二極管(LED)燈箱取代,盛極一時的工業亦有如曾經照耀全城的霓虹燈,悄悄退下舞台;於本港,懂得製作霓虹燈招牌的師傅,已買少見少。

Read More...

 

[活動延期] 佐敦歷史的探索講座 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專題講座, 最新活動

 

佐敦是油尖旺的一個分區,它的出現與地鐵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不過,早在建造地鐵之前,佐敦所在的地域見證了香港近代歷史的萌芽和發展。從開埠到今天,佐敦在香港中西文化薈萃融合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對佐敦歷史的探索,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香港百年來走過的歷史道路。CACHe有幸邀請到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博士,細說佐敦與香港百年歷史的故事。

Read More...

 

紅磡早期生活區初探導賞團 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紅館、紅隧、理工紅磡校園、甚至紅磡鐵路站,其實都在紅磡分區界外,紅磡究竟在哪裏?相比尖沙嘴完全是港英政府規劃,油麻地則放任由華人自由發展,紅磡則是一種混合型發展。紅磡裡華人聚居的舊街,大都以西人命名便可見一班。還有已被遺忘的豬三角,更是規畫出來的工業發源地。而今天紅磡的殯儀業從何而來?這次CACHe邀請了紅磡地膽波叔,帶大家探索早期紅磡的地域,尋找早期紅磡的生活面貌。

Read More...

 

筲箕灣漁民文化、傳統節日與地方社會考察 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筲箕灣雖然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但其漁村傳統節慶活動頻繁不斷,原因何在? 藉着今次活動,我們會考察位於筲箕灣東多座具有歷史價值的廟宇,一起探索這些廟宇建成背後的政治及經濟因素,了解筲箕灣頻繁的傳統節日背後的源動力,讓我們更全面及立體地認識21世紀的筲箕灣。

Read More...

 

愛民邨公屋地膽導賞團 2015年1月24日(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愛民邨邨民愛愛民邨──的確,這個英女皇1975 年到港也要親訪的模範屋邨,乃廖本懷督師設計的得意之作。四十年後,仍保留廣闊的公共空間、休憩設施,樹木成蔭、舊長型式大廈四通八達,部分露台更綴以中式漏窗。相比同區的天價豪宅,愛民的宜居便利更顯可親,教人焉能不愛?於愛民邨出生長大的邨民Winnie王慧廉,將會細說愛民邨的前世今生、分享成長經歷、介紹邨內建築物特色、邨內社區設施規劃和居民的關係、以及愛民商場店舖今昔對比。從四十年前的社區規劃,重塑曾經的香港故事。

Read More...

 

土產土製土瓜灣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土瓜灣於1920年代開始,由鄉村轉變為城市,不少工廠、店舖和民居紛紛進駐。片場、報館、屈臣氏、五羊牌電池廠、煤氣廠的白霧,牛骨廠與屠房俱是土瓜灣居民的集體回憶。而在中國歷史裡,傳說宋帝亦曾在土瓜灣居留,後來更御賜衣物以犒賞土瓜灣村民的護駕有功。是次考察,由土瓜灣居民帶領大家走訪土瓜灣,分享街道趣聞、古蹟及掌故,認識土瓜灣的獨特的風土人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