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山公路十二咪半的深井,有的其實不只燒鵝,還有着豐富而深刻的歷史內涵。我們為深井編寫了三項主題的巡迴展覽網頁,歡迎了解深井的故事。
位於青山公路十二咪半的深井,有的其實不只燒鵝,還有着豐富而深刻的歷史內涵。我們為深井編寫了三項主題的巡迴展覽網頁,歡迎了解深井的故事。
。過去兩星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兩項過去四十年較大型的水務投資:海水化淡及東江水。大型建設需要數以年計的規劃及工程,但原來香港政府曾於短短數星期內籌備好耗上億元的供水方法,更為香港「變」來12個月的飲用水。究竟方法為何?又為何不持續使用以解決香港供水問題?
小學常識課本中也會讀到,香港有七至八成的食水來自東江,但其實東江水是在一個怎樣的背景下出現?
Read More...
講起完善的供水系統,可能很多人會先想起缺乏大型天然湖泊儲水的新加坡。不過其實在海水化淡方面,香港才是亞洲地區的先行者。展覽即將踏入第四周,我們會跟大家回顧、探討香港各式供水方案。這一章,先由那座規劃了數十年卻異常「短命」的海水化淡廠說起。
Read More...
從一到七,我們以數字作為線索,串連研究所得,為大家訴說1963年香港人與水的七個小故事。
Read More...
在長期處於水荒的1960年代,人們惜水如金,水確實與金錢扯上直接關係。制水時期,不少人覷準機遇,將一桶桶水變成財富,買賣水業可謂百花齊放,由基層婦女、年輕小伙子挑水販賣,到鄉村居民挖掘水井謀利,連用貨車運水的販商都分了一大杯羹。
2020年的疫情下,大家每天洗手、搓手的次數,可能是以往幾天的總和,是否難以想像百多年前,未有供水網絡前的疫情下是如何過活?由這星期開始,我們將透過《水展》部份精選展品,為大家介紹香港人的用水故事。第一項是毗鄰展場的大型展品──公共浴室。
一場長達11個月的水荒,令港英政府想方設法「逐水」,不但試行人造雨,更通過緊急條例徵用所有船隻,試圖從中國內地或東南亞運水;又要求九廣鐵路建造二十卡運水火車,由新界運載食水至九龍。大難臨頭,才每每顯出香港人的智慧和團結。靈活變通的港人不但改變生活習配合制水,更自發組織自衛隊維持輪水秩序。
1929大水荒(上) 專題展覽,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資源庫
「七級制水」聽得多,但到底是哪七級?每級的供水時數是怎樣?1929年,港府估算香港島及九龍人口已超過六十萬,須要實施最嚴重的七級制水,逼使港人努力開拓水源。我們將一連兩星期為大家回顧這一場九十年前的大水荒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