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古蹟攝影工作坊(3 – 4月)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近年,數碼相機大行其道,攝影愛好者喜歡到舊區老街,尋找題材和靈感。不過,若然對攝影基本技巧認識不深,拍得的作品往往未如人意。本工作坊針對古蹟攝影技巧,理論實踐並重,一連四次課堂,從基本攝影技巧開始,繼而走進社區實習,拍攝古蹟於日光與夜色中的不同面貌,並了解中西區古蹟的建築特色、歷史與蘊藏的故事。工作坊鼓勵學員為古蹟留影的同時,亦能成為古蹟之友,拍下消失中的老香港,積極推廣保育社區文化遺產。

Read More...

 

羅衣褀縫工作坊 2013年4月26日 (星期六)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褀袍的華美俏麗及精巧量裁呈現了東方美。其設計蘊含含蓄端莊或雍容華貴的風韻。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一直以來跟褀袍師傅合作無間,推廣中國傳統服飾,CACHe將舉行「羅衣褀縫工作坊」讓公眾了解袍服的歷史演變,仔細欣賞褀袍工藝,更會特別介紹褀袍的祖型「五幅裁」。參加者會於祺袍師傅的工作室接受指導,動手縫製屬於自己的一件「五幅裁」,了解中國袍服獨特的拉襟設計。

Read More...

 

長洲太平清醮平安包工作坊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平安包是太平清醮中作祭祀和施孤的包子。太平清醮後,大會按傳統在北帝廟對開的球場向市民派發可食用的平安包,寓意「平安健康」。傳統上,有金黃蓮蓉、白蓮蓉、豆沙與麻蓉等口味。是次工作坊,我們邀請到長洲著名餅店郭錦記的店東郭錦全先生,現場指導參加者製作平安包,為平安包蓋上「平安」字樣,將祝福帶回家。

Read More...

 

傳統花鈕工作坊 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滿額]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在旗袍上的花鈕具有點睛之效。花鈕的圖案色彩斑斕,千變萬化的形狀精美生動更有吉祥之預意,是傳統中國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花鈕的製作基本上是將銅線黏在綑條布上,然後用鉗子屈成不同形狀,有需要時會加入棉花。今次負責工作坊的師傅蒲明華女士有三十多年製作花鈕的經驗,以靈巧的手技製作花鈕,為各大旗袍商供應花鈕。這次工作坊大家除了可近距離欣賞師傅的手藝更可學習編織基本的花鈕以及寓言吉祥的「中國結」。

Read More...

 

石刻拓印技巧工作坊 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滿額]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刻石的拓印由來已久,迄今說法不一,難以定論。一般的說法,認為拓印術始於東漢熹平年間。現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來的公元六世紀的遺物「溫泉銘」。

通常人們所說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實際上,拓印並非專指碑拓。人們在傳拓碑文的啟示下,又把需要拓印複製的文字刻在木板上,製成印版,然後再在印版上進行拓印。這種方法,與雕版印刷頗為近似。不同之處在於,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陰文,雕版印刷的 360;版是凸起的陽文,複製下來的拓片,,一是黑底白字,一是白底黑字。
這個工作坊展現的方法既簡單又便易。只要把一張宣纸敷在石碑(拓印品)上面,將它弄濕,再加上一張玉扣纸,用刷子輕輕敲打,使紙入字口,待紙張乾燥後用裝有絲棉絮做成的「塔包」蘸墨,既輕力又均勻地拍刷,使墨塗勻紙上,然後把紙揭下來,一張黑底白字的拓片就複製完成了。

Read More...

 

迷你傳統花牌工作坊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滿額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每逄新店開張、大時大節,色彩斑斕的大花牌總會出現在大廈外牆,為城市增添幾分熱鬧氣氛。每個花牌都是製作師傅的精心傑作,內裡充滿傳統藝術及民間智慧。時至今天,打印技術及建築格局取代了傳統花牌製作,花牌營造的喜慶氛圍在香港買少見少,間中才在舊區出現。
擁有超過20年製作花牌經驗的黃師傅將會與參加者一同製作迷你花牌,既可學習傳統手藝,亦可製造獨一無二的迷你花牌以作留念,送禮自奉皆宜!讓我們一起承傳花牌製作的文化傳統!

Read More...

 

羅衣褀縫工作坊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褀袍的華美俏麗及精巧量裁呈現了東方美。單是衣領可細分為圓領、方領、鳯仙領和元寶領,再配以挖空鏤花的一縷一扣,在襟旁袖口加上綑條,便變化出或含蓄端莊或雍容華貴的風韻。因此,祺袍常被譽為最高規格的禮服,只在隆重場合現身。但褀袍卻不是「旗袍」,並非沿自滿清旗人所穿的服裝。從古代中國畫中的人物可見,袍服自古以來已是中國人的服裝。及至民國初年,吸收了西式服裝的理念和剪裁的技巧,令女裝的袍服演變成貼身的褀袍。

Read More...

 

傳統花鈕工作坊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滿額]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在旗袍上的花鈕有具點睛之效。花鈕的圖案色彩斑斕,千變萬化的形狀精美生動更有吉祥之預意,是傳統中國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花鈕的製作基本上是將銅線黏在綑條布上,然後用鉗子屈成不同形狀,有需要時會加入棉花。今次負責工作坊的師傅浦明華女士有三十多年製作花鈕的經驗,以靈巧的手技製作花鈕,為各大旗袍商供應花鈕。這次工作坊大家除了可近距離欣賞師傅的手藝更可學習編織基本的花鈕以及寓言吉祥的「中國結」。

Read More...

 

「大澳龍舟遊涌」工作坊 10月26日 星期六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在每年的端午節,大澳會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三大漁業行會到楊侯廟、天后廟、關帝廟和洪聖廟請出廟宇的神像,於端午正日用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大澳的水道。(今年遊涌活動舉行的日期為6月22日至6月23日) 而大澳的龍舟遊涌現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扒龍舟 遊大澳>,讓大眾有機會登上大澳的龍舟,在龍舟好手的指導下學扒龍舟,並一嘗在水道暢遊的滋味。同日更有田野考察活動,由廖迪生教授帶領參觀大澳的獨特的棚屋、各大廟宇及著名建築。

Read More...

 

羅衣褀縫工作坊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滿額)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從古代中國畫中的人物可見,袍服自古以來已是中國人的服裝。及至民國初年,吸收了西洋服裝的理念和剪裁的技巧,令女裝的袍服演變成貼身的褀袍。五幅裁或稱“大襟衫”比褀袍更早出現,可說是褀袍的袓型。而沒衣褶的五幅裁,不論男女穿上均覺稱身,亦不失傳統韻味。同時,透過五幅裁,可了解中國傳統服裝的形制與文化喻意,並體會到古人如何善用布料造衣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