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資訊

免費下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康樂棋〉
保育資訊,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資源庫, 非遺通勝

中國象棋、飛行棋、鬥獸棋、波子棋、蘋果棋……只要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這些紙上的遊樂場定能為大家帶來一個美好的歡樂時光。2011年5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功將四個富有本土特色的項目-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和大坑舞火龍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主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區教育計劃,並推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康樂棋,以有趣方式介紹本港四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讓大朋友和小朋友享受下棋樂趣,同時亦能對本土的歷史風俗文化有更深入認識,反思保育和承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

Read More...

 

免費下載《守下留情─中西區老店札記》增新版
保育資訊,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最新活動, 最新消息

今天的中西區新中有舊,舊中帶新,這混雜的城市空間,記錄了香港的歷史發展。街道上仍有不少老店,他們默默經營,守護自己的家業,更守護著中西區的城市歷史,是寶貴的社區文化遺產,當中的故事,為大家提供另一個歴史視野。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得到中西區區議會的資助,以文字及相片,把區內的城市歷史與民間的記憶一一留下。我們走訪三十家老店,訪問店東,為店舖留影,希望老店在社區裡消失前,保留及呈現他們所守護的價值與社區的情懷。

Read More...

 

中西區趣味十景
E-newsletter, 保育資訊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西營盤十景,今次我們將區域擴展至整個中西區,就讓大家看看這些容易忽略的美景吧!   1)      這是仍遺留在西營盤的舊公司招牌,單看電話號碼便可知此牌存在已很久了。   2) 位於西營盤朝光街的「掘頭」電車軌,非常罕見的街景。 3) 石塘咀一帶曾是煤氣鼓所在地,人們多稱為「火井」,時至今日,此地居民亦以此名稱之,食肆亦不例外。 4) 位於般咸道的一塊刻有AH的石頭,原址曾是余東璇古堡,這個是否古堡的界石?天曉得…… 5) 位於寶翠園旁的防空洞,猶如廢墟一般,殊為可惜…… 6) 前高街精神病院的煙囪,今放在高街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內。 7) 牛房義山義塚,由東華醫院所建,在西環觀龍樓附近。 8) 位於西環域多利道的,有數十年歷史的金鐘泳棚,至今尚有不少泳客光顧。 9) 於泳棚旁的一所舊建築,刻有1926字樣,用途不詳,尚待研究。 10) 位於西環域多利道的指示牌,重要的是它不是政府所立的,是摩星嶺街坊會所立的。

Read More...

 

沙田盂蘭勝會的建立、發展與演變過程
E-newsletter, 保育資訊

前言 香港的盂蘭勝會原自於中國潮州、海豐、鶴佬等籍人士的習俗,潮州人來港的高峰始於四十年代,當時正值日軍侵華,他們在逃難時把家鄉的盂蘭節文化一併帶來香港。盂蘭勝會目的是用作聯繫同鄉之間的感情,同時又可以紀念祖先及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雖然香港各區都有盂蘭勝會舉行,舉辦團體更加至少有六十年多個,但是在發起的緣由、組織、邀請的神明、甚至演出的神功戲等方面上往往有明顯的分別。筆者是次選取了沙田的盂蘭勝會,希望透過研究沙田盂蘭勝會與沙田的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同時亦希望找出沙田盂蘭勝會相對於其他盂蘭勝會的獨特性。 九一風災與盂蘭勝會的建立 1962年8月31日,根據《星島日報》的記載,當時香港天文台宣佈懸掛一號風球,原因是颱風溫黛已逐漸迫近香港。 雖然報章多只形容溫黛會為香港帶來大暴雨,令香港近多個月來的旱情得到舒緩,但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想到,整個沙田墟市在不足兩日內竟變成了廢墟,更沒有人會想到沙田的災情會如此嚴重。9月1日凌晨四時四十五分,天文台改掛九號風球。當日上午潮水自吐露港湧至沙田,席捲整個沙田的低窪地區,其中以沙田墟市﹝今新城市廣場一帶﹞、白鶴汀﹝今沙田帝都酒店及中央公園一帶﹞、沙田頭地區﹝今秦石邨馬鐵站一帶﹞、芽菜坑﹝今大圍馬鐵站一帶﹞的災情最為嚴重。位於白鶴汀、沙田頭新區的寮屋及木屋多是戰後從國內逃難來港的人所建,當中包括很多潮州人,他們的居住環境甚為惡劣,因抵受不住強風的吹襲而被吹塌。由於沙田更曾發生小型海嘯,沙田墟幾乎全被洪水所淹浸,水深達七至八尺高, 淹沒了墟市內大量商店,造成逾百人喪生及不少財物損失。 沙田商會統計,墟內商戶損失近二百多萬元。這只是貨物的損失,並不包括屋宇舖戶的損失在內。 潮僑福利會的成立和發展 潮僑福利會成立於颱風溫黛襲港後的翌年,成立的原因是為了籌辦1963年的盂蘭勝會。 當時溫黛襲港,沙田發生了嚴重的水浸,淹死了不少居住於沙田舊墟的潮州人,後來為了悼念這些人而設立了盂蘭勝會,舉行法事以超渡亡魂。在溫黛吹襲沙田前潮州人亦有舉辦盂蘭法事,但規劃卻相對較小。潮僑福利會最初由陳奕、王國華等人發起, 他們本身是沙田的商人,初時有五至六個潮州人籌備並向政府註冊,於1963年正式成立潮僑福利會,辦會的宗旨是聯繫潮僑的感情及互相幫助。 除了舉辦盂蘭勝會外,潮僑福利會的角色亦負責調解鄉理之間的糾紛,潮僑每月的二號都會舉行例會以討論及解決任何爭端。由於居住於沙田的潮州人較為團結,所以爭執並不多,通常潮州人與客家人的爭端會較多。雖然四至五十年代發生全港性的潮州人與東莞人爭執,但是沙田區的潮州人則與原居民相處良好。潮僑另一優勢是與沙田鄉事會保持關係良好, 每年的盂蘭勝會都會邀請沙田鄉事會主席、新華社新界辦事處主任等著名人士前往, 而且間中亦有不定期的會議,以保持雙方之間的溝通。 1979年沙田墟市的土地被政府收回以發展新市鎮,在拆卸墟市期間,潮僑福利會為沙田的潮州人擔當與政府爭取賠償的重要角色。其後成功為部份舊墟的潮州人爭取把商舖遷至瀝源邨及禾輋邨的商場。雖然拆墟後的潮州人各散東西,但每年的盂蘭勝會其實是一個很多的媒介為他們聯繫感情。故此,從沙田盂蘭勝會的演變過程中,亦可看出沙田墟的發展,甚至是整個沙田新市鎮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亦可得知沙田盂蘭勝會對於居住在沙田的潮州人的影響及其獨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島日報》,1962年8月31日。香港︰星系報業有限公司。 《明報》,1962年9月2日。香港︰明報有限公司。 《星島日報》,1962年9月2日。香港︰星系報業有限公司。 《大公報》,1962年9月3日。北京︰大公報社。 《沙田歷史之重建計劃 — 口述歷史》,報告編號︰B0011 / MKT0011。 《沙田歷史之重建計劃—口述歷史》,報告編號︰B0031 / MKT0031。 參看《沙田潮僑福利會—第三十八屆盂蘭勝會程序表》。 《華僑日報》,1984年8月20日。香港︰華僑日報有限公司。

Read More...

 

新聞故事—— 永利街「字粒」待港人領養
保育資訊

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11704&section_name=wtt&kw=8 2012-10-24 因電影《歲月神偷》而得以保存的永利街,最終還是被歲月偷走了美好舊事。在永利街扎根大半世紀,本港碩果僅存的活字印刷廠「偉志印務公司」將於下月十八日結業,「執字粒」手藝面臨絕跡。面對印刷廠的最後時光,老闆李澤裕擔心,陪伴自己大半生的活版印刷機及字粒將成為「孤兒仔」,正為它們謀歸宿。他早前倡議成立「印刷博物館」不果,現已打算將它們遷往柴灣青年廣場作展覽之用,同時出售字粒予「有緣人」,期望把活字印刷廠的痕跡,散落在不同的港人身上。記者 麥凱淇 「六十年來,甚麼辛酸苦難都經歷過,要結業也無可奈何。現在已用柯式印刷了,別人以為我堅持執字粒很傻,其實我已經八十三歲,沒有野心,只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有更多香港人知道活字印刷的歷史。」傾盡半生「執字粒」的老闆李澤裕說,自己白手興家,由「一個仙都沒有」,胼手胝足,到今日面臨結業,只希望有人傳承印刷的歷史。 永利街印刷廠下月結業 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印刷業是中環核心行業,一條永利街,當中由一至十一號都是印刷廠,直至八十年代工廠北移,柯式印刷及數碼列印大行其道,「執字粒」成為歷史,只有位於永利街一號的「偉志印務公司」保留下來,見證永利街的變遷。 「因為我們在永利街一號,以前住在這裏的公公婆婆經過舖頭,都會過來坐坐。舊樓一層住了四、五伙人,不少家庭兩夫妻都要搵食,小朋友放學後沒人照顧,就來我們這裏做功課,太太就變相當保母。」這份人情味,漸漸隨街坊搬遷而消失,李伯近年也面對租金壓力,活字廠命懸一線,只剩李伯與太太一腳踢,除接柯式印刷的定單維持收入,也開辦「活字畫」班幫補。 「原本只在周末開幾班,希望現代人有機會了解印刷歷史,怎料畫班愈開愈多,平日都有人來上堂,甚至有學生是設計學院的教授、外國遊客。曾經有外國人來了兩次,我本來給他英文字粒,怎知他就是喜歡用中文字粒,我覺得很奇妙。」李伯說,字廠下月十八日結業,直至下月十一日,「活字畫」班都爆滿,以收費支付租金。 「活字畫」班學員爆滿 結業在即,李伯最珍惜的是廠內的歷史「遺物」,包括三十年前分期付款買的活版印刷機及一排木製字粒櫃,「粒粒字粒,都是日熬夜熬買回來的,真正粒粒皆辛苦。以前印一張英文名片,隨時就要買三、四副字粒,有大楷及小草,也有不同字體。那時沒本錢,做生意只講信用,我們買一副字粒是到了月尾收齊定單的錢後才付款。」 李伯一直爭取在永利街成立「印刷博物館」,安置這些寶貝,但未獲當局接納。結業後,他已物色到在柴灣青年廣場,把印刷機及字粒搬往展覽,並希望日後繼續開「活字畫」班。他亦正出售自製明信片及部份字粒,期望有緣人把字粒帶回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