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時,人們為了生存會逐水而居,除了飲用需求外,經濟作業亦與水息息相關。傳統鄉鎮透過用石頭磚塊建設的水井、水道、水閘,來開拓並控制水資源,令族群得以壯大,今天的香港仍然存在不少舊日的供水建設,部份水井、水閘直至今天仍為鄉郊地區提供水源。香港之所以成為今天的香港,一切亦源於水。開埠以前,來自歐洲的商船為了補給淡水資源,才來到珠江口的這小島上,後來更在香港島的北岸建立了維多利亞城。
香港並不是一個有充沛水資源的地方,不論河溪流量或是地下水存量皆不足以滿足城市的需求。維多利亞城內人口於1850年代急促增長,為滿足用水需求,港府於1859年10月懸賞一千英鎊,尋求供水方案。
薄扶林水塘
由於缺乏河水及井水,香港只能依賴雨水作為食水水源。香港有分明的雨季(每年5月-9月) 和旱季(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因此要解決香港全年的供水需求,便須於雨季時儲起足夠的雨水,以供全年使用。
1860年,港府於香港島西南部的薄扶林谷興建第一個儲水水塘,建造水壩形成儲水空間。由於經費有限,1863年落成的水塘容量只有200萬加侖,即3.6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的大小。
薄扶林水塘選址位於鄰近維多利亞城的半山山谷中,存水利用水向下流的物理原理沿着輸水管道流向城內,減輕輸水成本。食水先流到龍虎山及太平山山腰的儲水池,再經水管流至各街區,供水至街喉讓大眾取水、清潔及滅火之用。
由於200萬加侖容量只足夠滿足當時的4天使用量,港府於1866年再於原有水壩東北方加建一道新水壩,令水塘存水量增加至6800萬加侖。
大潭水塘
薄扶林水塘儲水量始終有限,並不能只依賴單一水塘供水,港府於薄扶林水塘擴建時已開始研究興建新的儲水空間。最終決定於香港島東南部的大潭谷興建新水塘,水塘於1888年落成。
大潭谷和維多利亞城間有多座山峰,為輸水予城內居民,該水務工程亦包括在大潭至黃泥涌間興建一條2.24公里的輸水隧道,再接駁現時寶雲道的高架引水道輸水至中環半山。
大潭水塘除了有比薄扶林水塘更大的集水區外,亦有更多的擴建空間,港府亦分別於1904-1917年於大潭水塘下游建成三座水塘,並重新命名四座水塘為「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下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由於「大潭下水塘」及「大潭篤水塘」位處於輸水隧道入口以下的山谷,因此須建造原水抽水站,把儲水抽至管道再輸送至維多利亞城。
四個大潭水塘落成後香港的儲水能力大增,但由於食水輸送及過濾能力受硬件所限,導致維多利亞城內仿佛存在東西部各一供水系統,偶爾會發生城內東部供水充裕但同時西部受制水之苦的問題。
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是1899年於黃泥涌峽谷中興建的小型水塘,水塘容量只有薄扶林水塘的四成,為跑馬地及灣仔區居民供應食水。
1976年港府為增加休憩用地,研究把大潭水塘及黃泥涌水塘改作划水用水塘。據報章報道,由於黃泥涌水塘的每日供水量只足以應付附近區域居民用水量的十分一,因此失去該水塘對香港儲水「並無損失」,最終耗支530萬港元改建為遊覽休息區,於1986年5月開幕,水塘的濾水池用地亦重建為康體設施。
九龍水塘及石梨貝水塘
英國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後獲得九龍半島土地,但由於港府與英軍對九龍半島發展未達成共識,因此並未即時建立供水系統。直至1890年才根據《查維克報告書》建議發展地下水源。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缺乏適合興建水塘的地理環境,因此只能發展地下水源。1895年落成的油麻地抽水站,便是抽取來自油麻地東部 (今近廣華醫院一帶)的水井及附近河流的水,供至九龍半島的住戶及商戶。
1898年香港界址拓展後,港府即於九龍半島以北山脈尋找適合興建水塘地點,並於1901年動工興建九龍水塘,1920年代於水壩下增建九龍副水塘及於附近建設石梨貝水塘增加儲水量。
城門水塘
隨着香港發展,城市的用水量持續上升,但香港島上已再找不到合適空間興建水塘。1923年港府於新界荃灣以北的城門谷興建一大型水塘,及於九龍水塘旁建設九龍接收水塘,接收由城門水塘輸送的食水,並透過在維多利亞港內興建海底輸水管,讓水塘供水予九龍及香港島使用。城門水塘落成後容量達至30億加侖,約佔當時香港總儲水量一半。
城門水塘落成後促進了九龍半島的發展,但1929年香港發生嚴重旱災,故港府於1931年水塘落成後仍計劃興建更多的儲水空間。
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起源來自一私人水塘 —─ 香港仔東部山腳曾有一所稱為「大成紙廠」的大型製紙工廠,紙廠於1895年建成,為了滿足工廠的用水需求,廠方於廠房後方的山上興建水塘儲水使用。1929年旱災後,港府決定收購工廠及水塘地皮,改建為「香港仔下水塘」,再於上游位置興建「香港仔上水塘」,工廠原址則興建了香港仔兒童工藝院,作為中下階層失學兒童的技能訓練場所,至1957年改名為「香港仔工業學校 」運作至今。
小結
由於香港缺乏足夠的水資源,二次大戰前的香港持續興建多個儲水水塘以收集雨水。由早年於香港島上東西部各建立一供水系統,到二十世紀開始於新界南部興建更多更大型的水塘,儲水量節節上升。1930年代港府亦計劃於屯門大欖興建更大型的水塘,希望能一勞永逸解決香港的供水問題,但計劃因大戰而中斷。戰後香港復甦,供水成為更複雜、更長久的難題。
撰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項目經理 劉天佑
/《水展》網上展覽資源
為了減少社區接觸,《水展》將延期開放,同時設立網上展覽資源網頁。網頁文章一連十六星期每週更新,透過互聯網與大眾繼續分享香港人的水故事,歡迎按此重溫其他水故事。
/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賽馬會世代共融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計劃紮根社區,透過舉辦不同類型活動,鼓勵世代溝通,促進跨代共融,並營造社區參與的氛圍,提升社區各持份者對歷史文化保育的投入,增強社區凝聚力。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5 年起開展社區資助計劃,為夥伴機構提供三年一期的捐助,推行適切的社區服務,支援不同弱勢社群。
/ 關於我們
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 查詢方法
電話: 2291 0238
網頁: www.cache.org.hk
[...] 前文提及1920至30年代香港水務工程發展迅速,跨區域的供水系統落成後,以新界的山谷作儲水水塘,可供水至市區使用。1930年代中日戰爭爆發,大量難民逃難至香港,令香港對食米、食水等需求急劇增加。香港人曾幻想1937年落成的城門水塘能夠永久解決供水問題的期望落空,港府開始進行更大型的水務工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