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字海】「省靚招牌」有段古 三角柱體招牌西醫最愛
招牌是香港的標記,在旺角、深水埗、西營盤等地隨處可見,不過這些招牌與文字的故事,你又知道嗎?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項目經理梁梓豪,有次遊逛利東街時感覺好不陌生,發現招牌的消失最令他失落:「現在只有新型店舖,舊式店舖和字體消失。後來找做字師傅請教,原來做一個招牌要思考很多,時間和心機不是輕易估量到。」於是他和同事四處走訪各家店舖,搜集社區的招牌故事。記者跟他們游走了數小時,選取了數個重點介紹給大家。
《趙醒楠》招牌為銅字,充滿舊時省銅水省過的痕跡。
一.趙醒楠-省靚招牌有段古
俗語有云「省靚招牌」,有做好品牌之意,但原來舊時省是要動手省。街道常見的黑色字有些為裸面銅字,因早期沒有焗漆、電鍍等而會氧化,變成黑色。梁耀成(CACHe項目主任)解釋:「店主會找學徒專人定期用省銅水抹靚招牌,加上找到書法家寫招牌是一種身份象徵,所以都會保養得很好。」不過,現代相對不再講究,字的邊緣已出現綠白色痕跡,就是早期省銅水省過的痕跡,亦是諺語省靚招牌的來源。
二.合利號-金漆招牌夠氣勢
不過有老一輩人連招牌都唔省,決定保留原始風味。例如著名合利號海味舖黑底金字招牌就有接近五十年歷史,店主區振鶻鵬解釋:「氣勢問題。當年書法家還會逐個字收錢,中國傳統字號要用黑底金字的金漆招牌。」合利招牌處於店舖天花板中空位置,原來還因為包員工伙食的習慣。「很多員工一年返一次回鄉下,探老婆仔女,長期在舖頭睡覺。睡覺時為了空氣流通,便需要有個中空的閣仔。」他還笑說,以現今的樓價計算,無故中空閣樓一定不值。一個招牌,都體現出當時的人情味。
三.醫生招牌-細好過大
爭生意是常識,招牌越大越好,不過為何這些醫生招牌如此細小?梁耀成說:「通常都很小型,是因為以前醫委會有專業守則規定。一樓以下不得超過10平方呎,高於一樓不得超過13平方呎。」此外,醫生招牌一般顏色簡樸,用白底黑字,反其道而行,原來為了避免醫生之間惡性競爭和保持醫生專業形象。假如在街上見到三角招牌出現,但沒有字在上面,可以推斷出以前有西醫應診過。
四.德記印務-北魏碑體匾額
德記印務是少數由名氣大的文人招題的字,匾額用上「榜書」,梁耀成解釋其寫法筆劃較粗,筆鋒鋒利,很適合在街頭辨認。他還提到,中文字筆劃複雜,若講求筆劃連貫需買一塊大銅片製字,加上找文人題字都相對昂貴,屬身份象徵。一般基層店舖都未必可以負擔得到,取而代之找街邊字匠,有字匠會用打碎的銅片,代替一大塊銅片逐部份拼字,價錢就相對便宜了。一間舖頭已經包含了那麼多趣事,平時逛街不妨多點留意身邊小事物了。
以上只包括了其中四個景點,若果想聽多點本土招牌背後小故事,2月18日開始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每逢周六都有免費導賞團帶大家游走於西營盤社區,探索文字背後的文化價值。
《城市字海–香港城市景觀研究》
展覽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展覽日期:2月18日至4月1日
記者:鍾藹寧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