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井蓋學問大何謂「圓清方濁」? 中上環《井蓋展》解構香港城市發展
傳媒報導

我們每日行經的行人路,其路面上的井蓋其實蘊含不少符號密碼,你又知道多少?由南豐集團策劃的「世界之約」,夥拍積極提高城市保育意識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籌辦這次《井蓋展》,從中可解構香港城市發展。

「世界之約」是南豐集團於今年2月創立,為可持續發展、社區設計及文化藝術為主軸的社區項目。這次以中上環區的井蓋和其歷史為主題舉辦展覽,重新舊交融的中西區出發,解密每一款特色井蓋背後的故事。

井蓋的資訊發掘屬於「香港製造」的鑄鐵工業,涉及城市基建發展的進化史,以小觀大,從細微的地方可了解自己的居住地。譬如井蓋下是為城市提供穩定的水、電力、燃氣及電訊的網絡,維持着我們方便舒適的城市生活。井蓋的獨特設計、物料和生產技術等更同步見證着香港生鐵鑄工業的百年發展,以及各種政府工務隨着時代而演變。

井蓋密碼

細心留意,每個井蓋的表面上均刻鑄不同代碼,列明政府部門、合約編號、鑄造廠、重量等資訊,而不同顏色、形狀和符號都有相對的特定意思,方便工程人員分辨功能,如HKWD是水務署、CED是土木工程拓展署等。形狀上,如常見俗稱「大肚臍」,以生鐵鑄造的方形井蓋是50至60年代盛行的產物,市民可根據「圓清方濁」的原則觀察井蓋,即圓圈花紋代表是清水井蓋,正方形圖案則是污水井蓋。

而消防街井的井蓋刻有「F↑H」的符號,蓋中間的箭頭是俗稱「雞爪嘜」標記,指此井蓋由政府物料供應處直接採購,直至90年代後期,才改由承辦商自行採購;斜紋通孔的井蓋名為「疏冷」,經常與「凳仔」及「咖喱缸」兩款井蓋配合使用,前者有助加強去水速度及後者則用作暫存枯葉等垃圾,雙劍合璧使我們生活更便利。

南豐於展覽小冊子內印製了上環區有趣的井蓋觀察和上環井蓋地圖,讓大眾踏出展廳後走進社區。參觀者可配合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資深導賞員主持及帶領的綫上井蓋社區導賞團,以創新的視覺探索中上環區,一邊聆聽特色井蓋的故事,一邊尋找它們的足迹。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4,000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