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筲箕灣 飲食男女 2017/5/18
傳媒報導

 

 

路中拾遺筲箕灣

 

小時候,曾經以為筲箕灣是賣筲箕的地方。
 
但阿爸說,以前那兒是個圓圓的海灣,形似筲箕,大家才叫它筲箕灣。
 
那時候,筲箕灣是漁港,又有打石場,石場的惠州工人請來了譚公爺,年年做神功戲,很熱鬧。後來太古船塢開了就更熱鬧,朝早船笛一鳴便叫醒整個社區,上班的上班,返學的返學,擠得水洩不通,因為早期交通不便,所以人們往往戲謔「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
 
今天,英雄再踏筲箕灣,不再被困。它的海岸線兩度前移,海灣被拉直、填平。昔日漁船與工廠消失不見,屋苑林立,交通四通八達。風光不同,但走過卻必留痕迹,趁未盡殆滅,不如重遊舊地。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過去一直關心筲箕灣的保育事宜,辦工作坊、導賞團,希望透過街坊的口述歷史,讓更多人關心地區的人文風景。
 
其中歷史學者陳子安,便經常為長春社當導賞員,更有「筲箕陳」的稱號。今天,由他帶路,看這兒有那些風景,值得人細味和保育。

 

譚公廟內的古鐘歷史悠久。
區內的電車總站可算是區內的地標。

一輩子_同船渡

先走到阿公岩近譚公廟旁,有一排船廠,背住海,對牢馬路,車子一嘯而過,它們像洪流中的頑石,不動如山。培記船廠。見證着當地漁業興衰。
 
第二代老闆黃桂泉接手父親的遺志,「我十幾歲開始一直做船廠到現在六十幾歲。以前筲箕灣多石礦場,商人採花崗巖石,再經海路運到其他地方,漁船和運貨船多了,就需要船廠服務。」他灌一口啤酒,無比暢快,又說:「以前的船不靠機動,靠風帆、木船,現在的船改用鐵,可以前赴遠洋,因為近岸已很少魚穫,船的級數便加大,好開去印尼、大堡礁捕魚。」

黃家是廣東中山人,父親於五十年代在南安坊開了黃培記船廠。當時阿公岩、寶文街、南安坊共有三、四十間船廠,周邊有賣五金的、鎅木的、打鐵的,形成連鎖經濟。船廠風雨不改天天朝八晚五,造船、為船隻做例行檢查、修補裂縫──全盛時期,有四十名員工,世態轉變,行業迎向夕陽,現只剩下六、七個老工人,最後生的都五十多歲。「已經三十多年沒新人入行,沒人做,一來沒前途,全是力活,二來現在材料大大被限制,木材也貴了許多,做不住。」
 
每個月培記修理二十幾艘小船,如無大損壞,一至兩天就修好。現在他們不再造船,只做維修。筲箕灣曾經填海,他們從南安坊搬到愛蝶灣,又從愛蝶灣搬進現址阿公岩,那條海岸線像人一樣,會成長,「以前電車路行出去是海邊,現在地鐵行十五分鐘都未見到個海。」追逐海岸線是船廠的宿命,但不是每間船廠都追得上時代的速度。
 
在這個加速的社區,三分一的船廠已經消失,剩下依然硬朗的老工人追逐時代,面對夕陽之洋……

黃桂泉,培記船廠老闆,抱住做得一天得一天的心態,守護香港修船業。
船廠中,架着船隻的林排架年代久遠,黃桂泉說這些木使用的時間比他的年紀還要長。
黃桂泉,一對手,一輩子修補了無數船隻。

一步 一故事

與外號筲箕陳的歷史學者陳子安走了一轉,粗算了幾處「舊筲箕」的遺迹。

昔日_魚市場

之後走到天后廟的對面,東喜道上,子安叫停了我們,說道:「以前這裏叫東海傍街,昔日是海傍,舊時漁民捉到魚後,都在此擺檔。近年譚公誕期間,漁民會回來,擺放一些他們曬的魚乾、花膠,彷彿回到舊時一樣,十分有趣。」

時間只掏剩_一個街牌

來到工廠街,子安說,工廠街是時代僅存的見證。記者東張西望,街上都是住宅與食肆,比東大街寧靜,但不覺有工廠區的氣息。子安笑說,「無工廠了。以前就甚麼都有,有做膠鞋的,也有針織廠、糖果廠、兩間餅乾廠,但一樣,工業式微,工廠街現在就只剩下一個街名,一個路牌。」

來自惠州的_譚公爺

譚公誕剛過去,廟外仍立着慶祝花牌。「譚公廟在 1905年建成。早期一批來自惠州的打石工人來到工作,並帶來譚公像, 20世紀初,石場老闆為了安撫員工,便建成更大的廟。 2000年後重修,影響了古蹟的價值,使它由一級文物變三級。」子安說,關於譚公的故事很多,其中一個相傳譚公爺很喜歡看戲,街坊年年請譚公看神功戲。有一年,有個外籍警司禁止居民開棚做戲,傳說譚公化身成一個清秀書生,向警司說教,最後得警司網開一面,神功戲得以延續。可是到了 80年代末,因漁業社區慢慢沒落轉型,神功戲因而停演十幾年,到 2010年才再重演。

社區中心_天后廟

一直以為漁村的天后廟由漁民建成,子安卻道不是,他解釋:「筲箕灣的天后廟是陸上客家人、鄉紳、店鋪東主合起的,目的是要吸引漁民聚集,借廟宇香火增加人流與經濟發展。廟開後,旁邊慢慢有衣紙鋪、金鋪、米鋪與雜貨鋪。有好幾十年,漁民到魚市場交海鮮後,就拿錢去東大街消費。天后廟更是中心點,成為區內最繁華的地方。」

 

 

一個_黃金年代

看過筲箕灣的各個地標,下一站,去到東大街尾的金鋪,那兒有一段關於漁民的歷史。
 
它的櫥窗沒金碧輝煌的堆砌,卻有平民的光芒,客人與掌櫃隔塊玻璃談天,閒話家常地說誰嫁女了,隔壁的誰家下個月擺滿月酒云云──邊說邊用櫃上的燈火去照手中玉珮。這裏是漢和金鋪, 1951年已坐落於東大街。
 
店內三代同堂,李京華是漢和金鋪老闆,承父業,賣金賣銀賣鑽石,聽盡人間喜慶與離合。他說東大街昔日有六、七間金鋪,因為以前漁民不信銀行,出海收了魚穫,就換錢買金,藏在船上,魚市場附近的金鋪開到成行成市。又因為以前科技沒現在進步,金鋪以人手打金,款式沒現時的複雜,但全部手作精工,設計樸實。

奈何漢和一樣要搬遷。第一間店建在天后廟旁,人流如鯽,後因政府清拆危樓,便搬到街尾。老闆回憶往事,記得昔日水浸街,甫見天陰就要找木板去做門擋,防止雨水流到店內,「東大街從前不那麼高,它位處低窪,大雨過後總是水浸,直到九十年代政府才找人修高整條街」,李京華笑說,昔日一方制水,一方水浸,生活好不狼狽。
 
漢和直到現在仍做買賣,也做維修,一條金鏈、一對銀鈪,全都載浮回憶。老街坊戀舊,幾十年前的舊金器拿來修,他敲敲打打,為人修好不捨得淡忘的回憶。談到昔日趣事,他雙眼發亮。
 
那真是一段黃金歲月。李京華:「以前的金鋪許多會自家打金、打磨、鑲嵌,按顧客需要訂做款式。有段時間,漁船改成了機動,不少漁民富起來,就來買金,我試過做十二両一條頸鏈,廿二両一條褲頭鏈。那時最流行的是牛圈鈪、金仔鈪,女士就喜歡玉耳環。」雖然現在漢和已不再自己打金,但款式品味仍保留了那時代的痕迹。
 
古樸,沒炫富的味道。店內設有掌櫃房,用鐵欄一條條欄住,李京華說是賬房,老闆計數用的,如果打造一些比較昂貴的金飾也會在賬房中做。「鋪頭如今仍保留八十年代的設計,你見到的鐵欄、玻璃片都是因為那時正值葉繼歡的時代,一大批省港奇兵,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都是這樣的裝修。」李京華笑道。

李京華(中),漢和金鋪老闆,見盡人生悲歡,賣金亦賣人情。
老店做街坊生意,並不介意客人不買光吹水。
樸實無華,不落俗套,是漢和金器的特色。
漢和金鋪剛開張時,李氏親人合照。

一年/一區/一本書

除了金鋪、船廠與古廟,筲箕灣到處是故事。長春社除了辦導賞團,還會開工作坊和搞展覽,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舊社區,他們每個職員都會背負一個責任,像去年筲箕灣的計劃,便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去尋找社區的故事。
 
「遇上挫折總會有的,做着做着就會慢慢發現,自己做得不夠快,那些想紀錄的老店、老師傅、手藝可能下一秒就會消失,人永遠都不夠時間快。」項目主任劉天佑說。既然不夠時間快,惟有盡快記錄當下。
 
所以他們最近還出版了《走筲箕──筲箕灣街坊生活札記》(下稱《走筲箕》),主編邵琬欣以平實的文字訴說筲箕灣的十二個故事,除了商戶,甚至訪問了其他區的街坊,用他們的口述歷史化成社區的情感書寫,甚有歷史味道。

 

她一個人跟了書中部分訪問,上至商會、學者,下至老街坊都早已跟她稔熟。
除筲箕灣外,她上年也寫過關於鴨脷洲的《漁數家珍》,前年寫了說香港制水問題的《點滴皆辛苦》。
琬欣:「這些書都源於我們的導賞員計劃,每年挑選一個地方,訓練當導賞員,與他們一同探訪地區街坊。之後我就會寫一本書,紀錄當中故事,為故事留痕。」書中十二個故事各有情味,是親身遊歷筲箕灣以外,歷史的補遺。

邵琬欣出的三本社區書,全部免費派發,可於 CACHe西營盤總部索取。
CACHe的刊物眾多,因應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篇幅與設計,只要取一細讀,就知這一群人的用心致志。

劉天佑
職位:高級項目主任
年齡: 28歲
最愛地區:深井
熟悉地區:深井、上環、西營盤、大角咀、古洞、深水埗

邵琬欣
職位:註冊社工
年齡: 28歲
最愛地區:西營盤
熟悉地區:鴨脷洲、香港仔、上環、西營盤、筲箕灣

撰文:黃雅婷
攝影:鄭明川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951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