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教室」木頭車 駛入社區推手藝 星島日報 2016/08/23
傳媒報導

 

「非遺教室」木頭車 駛入社區推手藝

不論是社會習俗、手工藝,還是表演藝術,這些本土文化均盛載香港歷史傳統。其實早於兩年前,香港政府已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但當中其收錄逾四百個項目,Elsie想鼓勵仔女多認識卻無從入手。原來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早前設計了四部「非遺流動教室」木頭車,走入社區舉行工作坊,第一次出動就邀請了吹糖、花牌紮作、剪紙及麵塑等傳統手藝師傅,未來更會舉辦其他工作坊,希望吸引公眾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

Elsie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包括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傳統手工藝,甚至是一些語言及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聽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的執行總監劉國偉及傳訊經理黃凱欣(Hedy)講,香港首份「非遺」清單有多達四百八十個項目,涵蓋「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及「傳統手工藝」五大範疇。

兩人表示,CACHe一向通過工作坊、講座及展覽推廣非遺,最近決定走入社區接觸更多市民,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舉行「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畫」,並訂製四部「非遺流動教室」木頭車,兩款設計均可打開,分別變成工作枱及小講台,預計兩年內舉辦十個免費工作坊。「我們希望讓參加者認識非遺之餘亦玩得開心,故工作坊主要圍繞清單內手工藝項目。」

流動教室首次出動,就是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盂蘭文化節,舉行了吹糖、花牌紮作、剪紙及麵塑工作坊。Hedy補充,除了四種手藝都屬非遺,也想重現昔日盂蘭盛會「有得食、有得玩」的街頭攤檔情景,「其實單是盂蘭節的相關習俗,已佔清單的八十幾項。即使工藝已不能在街頭生存,也希望大家了解當中精髓。」

Elsie亦有帶同一對仔女參加工作坊,跟隨導師學習紮花牌,先用膠帶將竹篾紮成四方形,再將寫上吉利說話的紅布貼上竹架,貼滿裝飾用的紙花即可完成。但細仔就留意到,工作坊教授的花牌,與平日在大型喜慶所見的結構有所不同。

劉總監指,最初與花牌師傅商量工作坊內容時,發現難以讓市民一起參與大型花牌製作,「因為大型花牌需要搭棚,容易有安全問題,所以最終決定製作迷你版。這種長方形的花牌較小型,多是酒樓、商店開幕時所用,主要放置在地上。大型花牌則是節慶或者打醮等活動才用上。」

不過,他同Elsie講,花牌早於戰前已出現,雖然確實起源日期已不可考,但在七十年代大型花牌才愈來愈常見。「因為以往節慶規模較小,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才有錢搭棚,甚至結婚時的酒樓外牆都會搭棚,架上花牌。」

Elsie當日更認識了一同參加工作坊,正就讀國際學校南島中學,即將升讀中二的陳雅熹、黃昉晴及Alicia Sum。三人不約而同表示,在街上曾見過花牌,但一直不知道它的用處及歷史,「也未想過可以動手製作,原來紮作不太困難,反而在紅布寫字最難,因為要模仿中國書法。」

她們說,雖然學校有教授中國歷史及文化,但多集中在朝代歷史。「即使關於藝術的內容,多圍繞皇帝或名人,較少介紹普通人的文化藝術,所以嘗試今次有機會製作花牌,感覺很有趣。」

當日著名編劇莊梅岩亦帶同兒子參加工作坊,她坦言,本身對盂蘭節及相關非遺不太熟悉,「我小時候接觸的盂蘭節都是較恐怖、與鬼有關,故不太懂得向小朋友解釋。我一向相信小朋友要通過活動學習,用工作坊介紹盂蘭節相關的習俗也較有趣,兒子今天親手製作過花牌,相信印象會更深。」

她又提到,近年愈來愈多人強調「本土」,「當中最寶貴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文化價值,我很希望兒子都會關心這些。單靠去博物館、參加音樂會並不足夠,歷史上還有很多非物質的傳統文化值得認識,才可知道當中哪些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改進。」

雖然第一次工作坊已經完結,但Elsie問過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四部「非遺流動教室」將於年底在中環天星碼頭舉行新一輪活動,家長不妨留意中心的網站:http://www.cache.org.hk/。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951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