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二.表演藝術
資源庫, 非遺通勝


表演藝術是人透過肢體動作﹑身體語言,再配合樂器、言語的表達藝術。常見的音樂﹑舞蹈﹑歌劇都屬於「表演藝術」。多數有用作娛樂、慶祝或宗教目的。

在節慶活動中常出現表演藝術活動,吸引不少目光,如色彩耀目的舞龍便是一例(清單編號:2.2)

舞獅(清單編號:2.1)

在神誕﹑節日﹑慶典等喜慶事中,不難看到舞獅的身影。一位師傅控制獅頭,另一位師傅控制獅尾,配合腰力和馬步,走出不同步法和樁法,表現出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另外還有五位師傅負責打鼓﹑打鑼﹑打鈸,讓獅子隨著節拍舞動。據說舞獅能帶來祝福與好運,尤其「採青」儀式,即瑞獅採食懸掛在半空中的生菜,按習例青還會附帶紅包一封。

在節慶活動中不難發現舞獅蹤影,舞獅更會走出各種步法和樁法

當看到有舞獅表演時不少人會前去輕摸獅頭,希望為自己帶來運氣

英歌(清單編號:2.5)

英歌是潮州人的集體巡遊表演,在元朗的潮州群體於1960年代把習俗帶到香港。英歌表演以《水滸傳》故事為題,表現者需要畫上臉譜及穿上傳統服飾,以兩支木棍互相敲擊及配搭花式舞步,利用聲音及畫面製造娛樂效果。潮州人主要於喜慶事宜上表演英歌,以往如店舖開張及賀誕會進行英歌表演,現時則主要在每年農曆三月天后誕時會於元朗市進行巡遊。

英歌隊表演時會畫上臉譜,模仿《水滸傳》內的人物

隊員需留意指揮的指示,走出不同陣式,因此需要長時間訓練培養走位及默契
了解更多/

甚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類別一.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類別二.表演藝術

類別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類別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類別五.傳統手工藝

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

 

香港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特殊,多元文化得以保留和發展。除了有形的文化遺產,無形的文化遺產如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及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都反映了本土特色與歷史文化,令社區更有凝聚力,是香港社會的重要文化資產。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清單於2014年6月公布,共收錄480 個項目,當中不乏具生活氣息、仍然充滿活力的技藝與習慣;同時亦有不少文化瑰寶正逐漸在公眾視線中消失。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的「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以香港首份非遺清單項目為主題,推行一系列推廣教育活動,旨在連結學術界、非遺傳承者及大眾,建立交流平台,介紹並推廣本港的非遺項目。透過認識、欣賞、參與,大眾可以為非遺注入活力,以實踐為保育,掌握及承傳文化精髓,生生不息。同時透過非遺項目,對本土的歷史風俗文化有更入深認識,建立身份認同。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952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