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木池博士嘗試結合地方文獻與口述資料,以長洲太平清醮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探討百年來長洲地方社會組織,不同方言群體的傳統生活。
Read More...
馬木池博士嘗試結合地方文獻與口述資料,以長洲太平清醮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探討百年來長洲地方社會組織,不同方言群體的傳統生活。
Read More...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邀請了李浩然博士與廖迪生教授主講香港文化遺產研討會,為大家講解香港文化遺產的構成。
Read More...
香港大嶼山人煙稀少,山內仍有不少古老廟宇及禪寺,記載了傳統宗教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導賞團由東涌乘坐巴士往深屈道山海亭,參觀經新裝修後金璧輝煌的延慶寺(不內進)、鹿湖精舍,介紹道佛轉變因緣;再往竹園精舍(或可內進);經羗山道,沿途遠眺各個大小禪院道場,並作深度介紹。中午往觀音寺嘗齋菜(自費)。飯後深入了解觀音廟起源,從「廟」轉「寺」一字之變,尋找鯉魚門「華嚴閣」海山法師足印,再沿羗山道、大澳道往大澳消防局── 新村天后廟、新村紅樹林、鹽田遺址、賞漁港日落美景,最後在大澳巴士站解散、自由活動,各自回程。團友亦可自行繼續遊覽大澳街、關帝廟、購特產、遊大澳民俗展覽館、橫水渡等等。
Read More...
深井位於青山公路旁的小社區,與馬灣隔海相對。今天深井以燒鵝聞名中外,但原來這道美食是從潮州滷水鵝演變而成,當中亦包含了深井的歷史故事。
Read More...
〈風波裡的香港-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以舊照及藏品,回顧了香港十九世紀末以來受颱風吹襲的實況,亦帶出了香港天文台的成立、與百多年來的發展。我們有幸邀請到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帶領大家到尖沙咀總部實地考察。
Read More...
風波裡的香港 –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 Hong Kong in the Storm – Hong Kong Typhoon Historical Photo Exhibition 專題展覽, 活動回顧
香港曾受過不少颱風吹襲,颱風過後城市滿目瘡痍,死傷枕藉。昔日香港作為漁鄉與貿易港,颱風來襲,嚴重打擊漁民與商家的生計。一八七四年的「甲戌風災」,重創香港的經濟,風暴潮令沿海地區被洪水淹蓋,房屋損毀嚴重,貨倉水浸,多艘遠洋船及漁船沉沒,死亡人數更達二千餘人。颱風令殖民政府意識到天氣預警的重要性,促成天文台的成立,為往後颱風襲港前早作預報,讓市民能盡早防範,各出其謀,減少損失。此後,香港政府在每次颱風過後均會檢討防風機制,並不斷改善城市建設,以有效抵禦風暴。
香港的高度城市化把生活和大自然拉遠,令現代人忽視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搜集香港史上重要颱風的資料,並邀請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與一眾收藏家借出過百張珍貴歷史圖片及藏品舉辦展覽,展示昔日颱風肆虐香港的情況,讓我們重新反思現今城市生活與自然災害的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