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開埠起,香港仔逐漸從一條小漁村,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漁港;隔水相望的鴨脷洲則有許多船廠、機器廠,為來往大大小小的船隻提供維修保養服務。這片區域曾是許多漁民浮家泛宅、出海謀生歸來後的歇腳補給之所,更有逾百年歷史的「同慶公社」為兩地眾多供奉海神的廟宇籌備各項神誕慶典,敦睦居民情誼。從前,一排排「住家艇」停泊在香港仔與鴨脷洲中間的水域,景象非凡;如今,雖已難覓「住家艇」的身影,但每逢休漁期,仍可見到許多漁船停靠,單拖、雙拖、蝦拖、罟仔……隨著社會發展,漁民上岸,漁業式微,昔日盛況不再,這一片漁港風情也正在慢慢流失。
Read More...

Read More...

「《香港歷史系列 III》-歷史地標攝影比賽」已完滿舉行!感謝各位熱烈參與,參加者透過鏡頭,展現攝影技巧與發揮創意,觀察與捕捉各個歷史地標的風貌,以影像,道出當中蘊藏的故事。參賽作品,經過四位評審──F11 攝影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史學文學碩士課程總監馬木池博士、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執行總監劉國偉先生及香港電台《香港歷史系列 III》節目監製利子良先生,以攝影技巧、構圖美感、切合主題及創意演繹四項準則評審,現公佈得獎名單如下:
Read More...

Read More...

藝術、設計與民生,誰說是風馬牛不相及?利民生活展就是最佳說明,把三者結合,以藝術和設計,訴說西營盤區的歷史和故事;從巷里、唐樓、斜路、梯級中,找尋設計和藝術元素,製作之時又能引起街坊好奇探問,打開話匣子。生活,本該如此。
Read More...

Read More...

粵劇是廣東一帶的藝術,也是本港唯一一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表演藝術。粵劇亦深受香港市民歡迎,它所獨有的地方特色及其文化藝術價值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認識和充分肯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