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文化工作坊:陞官圖玩法教學及其歷史源流 (附送精裝遊戲套裝)(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陞官圖是中國獨特的版圖遊戲,卻只驚鴻一現於九世紀(唐朝)的洞庭湖湖畔,十二世紀(宋朝)時有歷史學家按漢代官制再進行「二次創作」。明清時期,陞官圖更一直被視為「優雅」的版圖遊戲。是次網上工作坊,邀得卜永堅教授介紹陞官圖的歷史源流與文化,並親自教大家陞官圖的玩法,誠邀大家一起優雅地享受古遊戲樂趣!
Read More...
網上文化工作坊:陞官圖玩法教學及其歷史源流 (附送精裝遊戲套裝)(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最新活動,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陞官圖是中國獨特的版圖遊戲,卻只驚鴻一現於九世紀(唐朝)的洞庭湖湖畔,十二世紀(宋朝)時有歷史學家按漢代官制再進行「二次創作」。明清時期,陞官圖更一直被視為「優雅」的版圖遊戲。是次網上工作坊,邀得卜永堅教授介紹陞官圖的歷史源流與文化,並親自教大家陞官圖的玩法,誠邀大家一起優雅地享受古遊戲樂趣!
Read More...

華籍英兵在香港戰役的角色和經驗雖然在關於戰爭的敘述中常被提及,但少有被詳細討論。鄺智文博士撰寫《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時,由於篇幅所限,亦未能詳細敘述這些人員的經歷,故是次CACHe特意邀他前來詳細分享。

早在六十年前,站在殖民地大後方的英國政府便早已明白──水源,隨時可以影響一地的自主。CACHe為配合即將開幕的《水展》,邀得研究食水供應與地緣政治多年的李家翹博士,帶領我們展開供水問題的探討,用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香港。

1968年落成的船灣淡水湖和1978年落成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後興建的兩個水塘,其實除了這兩個海上水塘,本來香港還規劃過第三個海上水塘──白沙灣水塘。除此以外,還有不少曾規劃收地建造水塘但最終沒成事的選址,我們這次就談談若成事將會令現時大片住宅消失的幾個──稔灣水塘、后海灣水塘、粉嶺水塘。

隨着填海及一波波重建計劃來襲,海岸線被一幢幢豪宅取替,舊日海邊回憶被逐漸淡忘,新舊住宅與工廈交替不斷。面對種種難以預料的變化,大角咀如何發展出獨特的韌性?當中生活的人在適應這個多變的地方時又埋藏着甚麼故事?《自成一角──大角咀的變奏》呈現了大角咀數十年來的社區變化中,與別不同的故事。
1930年代中日戰爭爆發,大量難民逃難至香港,令香港對食米、食水等需求急劇增加。香港人曾幻想1937年落成的城門水塘能夠永久解決供水問題的期望落空,港府開始進行更大型的水務工程研究。
Read More...
為了讓大家安心抗疫,CACHe自二月起將不少講座移師到網上進行,邀請專家學者於周末進行講座直播。另外,二月至五月期間每周三或四晚上更聯同「香港史學會」、「程尋香港」及「香港歷史研究社」進行「四會聯播」,一起暢談香港歷史故事,所有活動現可於網上重溫。
Read More...

古時,人們為了生存會逐水而居,除了飲用需求外,經濟作業亦與水息息相關。開埠以前,來自歐洲的商船為了補給淡水資源,才來到珠江口的這小島上,後來更在香港島的北岸建立了維多利亞城。香港並不是一個有充沛水資源的地方,不論河溪流量或是地下水存量皆不足以滿足城市的需求。維多利亞城內人口於1850年代急促增長,為滿足用水需求,港府於1859年10月懸賞一千英鎊,尋求供水方案。

為了減少社區接觸,《水展》將延期開放,同時設立網上展覽資源網頁。本網頁文章將於2020年3月17日(二)起一連十六星期每週更新,透過互聯網與大眾繼續分享香港人的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