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校變奏〕對談紀錄
專題展覽, 活動回顧, 香.校變奏

擁抱狹縫光源所在  折射無垠風景

——「香.校變奏」策展團隊對談

訪問及整理:潘德恩

 

「香.校變奏」是一場以紀錄校歌為起點,嘗試糅合歷史、藝術與教育,同時實踐對活化空間的探索,長達兩年之社區實驗。

 

計劃由香村藝術家史嘉茵(阿史)、時任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副執行總監黃競聰(Desmond)、跨界策劃與獨立創作人羅妙妍(Miu)、研究及教育活動統籌盧雁祈(Annette)所組成的策展團隊完成,但過程中藉不停與各村校校友、教職員、藝術家、非遺傳承人交流、對話和合作,「香.校變奏」所投射出來的風景,既有昔日在校者所懷緬的記憶,亦有經過整理考證的鄉校發展歷史,更呈現了各人對理想空間與生活的想像。

 

回顧整個計劃,如果村校是在鬧市狹縫裡散發著光的存在;「香.校變奏」作為一場藝術與歷史並重的實驗,就是擁抱及正視那長久被城市忽視的微光,並嘗試將之折射到社區不同角落。策展團隊期望的,不只為令公眾發現及看見村校作為光的存在,讓更多人被這些空間所吸引而連結,更期望藉此燃亮各種靜待被發掘及實踐的可能性。

 

以校歌為鄉學研究的鑰匙

 

以校歌為展覽起點,並不是策展人的首次嘗試。早在2019年,阿史就曾租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為場地,籌劃「有你有我有田有山有水有意」村校校歌展。那次她邀請來自九間村校的舊生參與校歌演唱錄像,並透過展出舊校文物,呈現村校歷史與故事。

 

那次展覽,可謂為「香.校變奏」埋下種子。著力於歷史研究與教育的Desmond,在參觀該展覽時意外發現到校歌的魔力:「最初我對以校歌作為展覽主題是抱有疑問的。後來卻發現,校歌竟能連繫及凝聚到不同時代的舊校生——這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Desmond從來以為,鄉學研究需先與村民建立深厚關係才能進行,要建立信任必然困難重重;但得知阿史從校歌入手,就能邀得不少陌生的村民參與及分享,甚至能連結起不同年代的人,遂發現校歌具備令人放下心理防線的神奇力量。

 

展覽過後,他遂與阿史討論延續校歌研究的可能性:「當中應該還有不少故事未被發掘,如果有機會,可否再做多次(校歌研究及展覽)呢?」他最感興趣的,是校歌中所能呈現有關鄉村、學校以至社區的歷史面貌,並相信它能成為進一步探索鄉學研究的起點。於是他們邀請Miu加入統籌及策展團隊,兩年間得到歷任CACHe同事的支援,最終在Annette的加入下,以四人小隊完成長達兩年的「香.校變奏」計劃,更深一層拆解及呈現校歌魅力之餘,期望以多角度爬梳、想像、傳承鄉校及社區歷史。

 

校歌凝聚人心的奇妙魔力

 

對於校歌所蘊藏的魔力及深厚歷史內涵,阿史最為著迷。自2013年她與其他團隊籌劃空城藝術節「坪輋.村校.展演」,聽過坪洋公立學校舊生演唱校歌後,就對校歌無形的魔力念念不忘。「那是一種很純粹的聲音。」阿史記得參與演唱的坪洋舊生年齡層甚廣,由二十歲到七十歲,皆為了同一首歌,重聚在同一禮堂:「或許是因為他們知道,那首校歌對他們而言很有意義,那歌聲有一種很奇怪的魔力,可以穿透很多事情。是這次的經驗,不停推動我去繼續紀錄這些歌聲,及歌中所蘊藏的感覺、故事、內容。」

 

如要仔細分析校歌的魔力,阿史認為可從兩個層面解釋:其一,唱校歌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不同校歌皆有其相近之處。即使人們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代,但都會對校歌裡的「唔啱音」、頌唱時的尷尬有所共鳴:「聽到校歌,人總有種感覺會浮現。未必單純是溫暖,可以是不快、不喜歡,也可以是懷緬,會有很多複雜的感覺浮現在你的心中。」她相信是這份感覺,令校歌盛載著連繫不同人的魔力。

 

其二,即來自校歌歌詞所蘊藏的美麗和深厚內涵。首次聽到坪洋公立學校的校歌,令就讀傳統名校的阿史為之撼動。她向來以為校歌多講輝煌歷史、偉大理念,但這份認知遂被坪洋公立學校校歌扭轉:「那首歌的詞很美,令我覺得,原來村校的校歌可以如此有詩意。」像歌中首四句:「雲山蒼蒼,碧樹茫茫,田疇樹綠,稻麥飄香」,不講甚麼宏大雄圖,只描述出一幀綠意盎然的田園生活景像,亦表現出作詞人對村落的關愛與欣賞,叫她印象深刻。「自認識坪洋公立學校校歌後,我會想知道,其他村校是否亦有用這種方法,紀錄村落的景象呢?這促成了我想蒐集更多校歌的原因。」

 

校歌:一種非主流歷史紀錄

 

Desmond認為村校校歌較於城市學校校歌,確實有其特色。縱然部分村校歷史悠久,甚至傳承自「卜卜齋」或私塾,但校歌歌詞中往往沒有規範,當中未必滲透官樣的辦學理念或宗教意味。「或因不同時代的人,都居於村校所在的村落中;對創校或師生而言,最深刻的始終是校園環境。」故其中有較多的自然環境描述,亦會講述創辦學校之艱辛、理念,最後則會勉勵學子努力向上——這是Desmond分析出來的村校校歌主要模式。

所以,只要細閱校歌歌詞,就能閱讀到創校時的風景、生活型態、地理環境,若對比當下景象,往往能呈現出強烈的今昔對比。若研究校歌的語言,更能了解居住於村中的社群文化與身分:「如有些校歌是以客家話去唱,乃因村中大多數人是客家人。」由此可見,校歌其實是一種歷史紀錄的媒介,其中有不少線索值得深入研究:「校歌屬於非主流的文本紀錄,尤其記載了一些地區的發展。在主流歷史文字的流通中,很難發現如此細緻的描述,但在校歌歌詞中,雖僅只有短短數句,就能將環境空間呈現出來。而且當歌曲成為歷史的載體,那感染力甚為強大。」

 

透過邀請舊生演唱,其實就是邀請曾見證過社區變化的一雙雙眼睛,回到他們充滿記憶和感情的場所,在學校或即將拆卸、閒置、重建的當下,用歌聲來回溯曾共享的過去與身分:「那景象的震撼性,確實是令人難忘的。」Desmond如此形容道。

 

採集校歌的迥異路徑

 

縱然深知村校校歌有其歷史價值,要加以蒐集,事實上並不容易。策展團隊發現能通過四種途徑取得所需資源:

 

一、直接與村民建立關係:在坪輋工作數年間,阿史與村民建立了深厚關係,在此基礎上又認識到其他村落中,願意參與校歌紀錄的村民。這是最直接的校歌蒐集渠道。

 

二、尋求村中長老的協助:Desmond多年內曾在不同村落進行田野考察,藉多年研究累積下來的人脈,告知長老他們研究校歌的計劃和意圖,請長老在聯絡舊生上提供協助。

 

三、在社交媒體搜尋舊生會群組:策展團隊發現村校的舊生會,會利用facebook作為平台,建立聯繫舊生的網絡。團隊藉聯繫這些舊生會群組,尋找願意參與演唱及分享舊校歷史的舊生。

 

四、舊生主動接觸:曾有學校的舊生知道策展團隊正蒐集校歌,遂主動聯絡詢問:「你們能否紀錄我們的校歌?」這些接觸往往能促成合作。

 

喚起紀錄與交流的慾望

 

在蒐集校歌期間,策展團隊留意到其實不少舊生,對於紀錄及演唱校歌都有著渴望。「我們最近去了谷埔的啟才學校,是舊生主動聯絡我們的。他們的校舍仍在,當日有三、四十人回校參與錄唱。」有舊生表示因谷埔較遠、交通不便,又沒特別原因須歸來,所以多年不曾回校;但當知錄唱校歌或可重遇同學,遂遠道而來參與其中。足見,校歌紀錄確實具備連繫不同人的魔力,也滿足了人與彼此連結的慾望:「當天舊生間會聊天,會說幾十年沒見了,然後重新交流起彼此近況、對學校的回憶。」

 

「透過這樣的交流,舊生得以重新發現自己的學校,繼而慢慢編織自身年代的故事,找著和別人連結的線索。」而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的舊生,也受是次計劃所啟發,渴望更深入記下學校的歷史,甚至有設立展館的念頭:「我相信這些舊生一直有類似想法,只是沒有平台和沒有人協助。而我們碰巧在這時候出現了。」從Desmond的說法可見,校歌紀錄或許是舊生潛在慾望的一種實現。

 

而與青衣公立學校舊生的接觸,亦提醒了阿史村校歷史的另一面向:新市鎮以前都曾經是村落,這些地方其實都曾經有村校存在。「 那我們是否都可以探索這些已發展的地方,從前仍是村落時是甚麼面貌呢?」以此為出發點,遂有了終極成果展示「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聚焦於邊緣鄉學的定位,並由三部分組成:呈現村校及鄉村歷史的「邊緣鄉學」,以藝術多角度展現及想像歷史的「狹縫曙光」,及以藝術教育為媒介、鼓勵下一代關注社區的「春泥手作」。

 

探討「邊緣鄉學」的十種可能

 

Desmond觀察到其中一種村校發展與衰微的模式:「戰後,鄉村隨著人口的增加,建立了屬於他們的村校。但當附近社區的發展,村落沒有跟上發展的步速,漸漸變成城市包圍鄉村的格局。」原先村中適齡的學童,往往會選讀附近城市一些師資、資源較好的學校,促成鄉村學校逐漸被邊緣化的情況。

 

今次長達兩年的「香.校變奏」計劃,就選擇探討這些位處城市邊緣之村校的歷史與狀態,當中包括橫洲公立學校、老圍公立學校、大欖涌公立學校、青衣漁民子弟學校、青衣公立學校、葵涌公立學校、四山公立學校、馬鞍山聖若瑟學校、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以及六鄉新村公立學校共十間村校。而所謂的「邊緣」,不一定意味著地理上的被包圍,更貼切是指發展速度上與城市的落差。如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即使位處不能稱作城市的離島,惟當長洲已發展成假日遊人絡繹不絕的鬧市,足見和校歌裡所紀錄、創校時的「渡遠方,開荒蕪」之風景成鮮明對比。

 

而今次所選取的十間被城市所包圍的村校,不只地理位置分佈甚廣,其校舍現況狀態皆迥異。如有校舍始終閒置的橫州公立學校、即將面臨拆卸的葵涌公立學校、仍在辦學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更有已經活化的青衣漁民子弟學校等等,足見村校校舍的命途懸殊。Desmond解釋取捨時的考量:「我們想呈現不同閒置村校的近況。透過這十間學校不同的狀態,讓大家思考引致差異的原因。」從這十個不同可能性,或許就能爬梳出影響村校盛衰的因素。

 

研究歷史的多種進路

 

為進行是次長達兩年的鄉學歷史研究,策展團隊以多種途徑去蒐集村校歷史。其一是透過口述歷史方式,每間學校皆邀請至少三至五位舊生進行訪談,詢問他們讀書時的個人經驗,從唱校歌的感受,慢慢擴展到學校環境裡的生活、與社區的互動等等。「在首年我們主要訪問舊生,因尚在摸索階段,很想記下舊生讀書時的回憶,遂衍生了中期成果展示『歌山水樹人:村校記憶展』。」

 

然而在2021年底進行中期成果展示過後,Desmond發現有角度尚待補充:「來到第二年時,我們發現不同學校的舊生們雖位處不同空間,但整體訪談內容皆相似,都有一種對於舊日記憶經歷的嚮往。於是後來我們著重和辦學者或教職員進行訪談,從另一角度探視村校和社區的發展,才發覺那裡有嶄新的視角。」相較舊生較多分享個人經歷,辦學者和教職員會對教育制度、村校發展有更深感受。「如我們訪問老圍公立學校的曾老師,即使已退休,他仍很記得自己當時沒教育文憑,仍擔當教師並設法進修、如何配合教育制度的發展——於是我們能更宏觀看到整個村校發展,而不純粹只有感受的分享。」

 

而因人的記憶會有偏差、亦易作出主觀性的判斷,口述歷史始終存在盲點;於是策展團隊亦會採用多種研究路徑,確保資訊的真確性。當中包括搜羅村校歷史文物、檔案文獻、相關新聞報章等。「透過這些史料的配對下,就能將整個鄉學的發展,比較完整的呈現出來。」這亦解釋了,策展團隊為何採取以文物與文獻為主軸,展示鄉校故事的展覽設計。

 

讓歷史與藝術交錯 折射狹縫間的光

 

這些歷史研究得來的史料,除希望傳遞予觀眾知悉以外,更有另一目標對象:「我們很想將研究出來的資料,可以讓藝術家去閱讀。」

 

因「香.校變奏」不只著重從歷史角度展現鄉校的發展,更有邀請藝術家參與的嘗試。「我們希望除從口述歷史出發外,亦可從感官角度,以藝術觸發參觀者思考一些個人和校園生活體驗。」Miu相信藝術能夠作為橋樑,不只連結起村校歷史的持份者和觀眾,更能駁通過去、現在與未來,指引將來發展的路向。「希望能以藝術作品,回應到村校生活、校園生活、及對理想生活的想像,從不同角度帶給觀眾更多思考。」於是策展團隊設計出「狹縫曙光」環節,探索以歷史糅合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狹縫曙光」的意念出自唱遊詩人Leonard Cohen的歌曲《Anthem》。歌中有一句歌詞深深撼動了阿史:「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我很喜歡這一句的意象。」她回想起這意念萌生的緣起:「有天,我在想村校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而若要去講村校故事,又要用藝術作回應時,其實我們是想傳遞甚麼訊息呢?然後我就想起了這一句——因為我們今次計劃所選取的村校,其實都是在城市裡的狹縫中存在的。」當中有快被遷拆的村落,也有在繁囂城市裡被閒置的校舍;它們似乎都顯得與這繁華城市格格不入,卻又始終存在著:「大部分的校舍裡,都有很多裂縫在其中,但其實在那些裂縫裡,我們都看到很多生命力。」她觀察到有樹根從罅縫中鑽出,又有野草在隙間探頭:「我就開始去想,其實就因為有這些裂痕,有光能透進來,我們才看到那可能性——而我們才能看清楚,這些鄉校的歷史、或村校的教育方式,其實能做到些甚麼。」

 

富靈活及實用性的鄉村教育

 

村校未必是這時代的學子所嚮往的學習環境,但對阿史而言,村校所能提供的教育,卻非現代一體化的教育所能取締的:「村校和村落的環境是互相緊扣的,學生遂有機會向這片土地學習,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能理解生命的循環——我認為這是現今的學習環境裡,較少機會能接觸的部分。」她相信在自然環境中學習的孩子,能培養出較開放的性格與視野。

 

而Desmond則傾向從歷史角度分析村校教育的特別之處。他認為現今十二年的免費普及教育的優點,在於讓不同人都能平等地接受基礎教育;但未制定這些福利前,鄉村學童要接受教育,就要仰賴村落「自己學校自己建」;造就村校從創建學校到訂立教育方針,都以是「村」為本位的格局。

 

Desmond解釋,讀書的機會在從前是非常珍貴的。一家十多口,可能只有小部分孩子才有受教育的機會。「在那未完全成熟的普及教育制度下,學校最希望能讓學生『學以致用』。」除基本的讀寫教育,或有因應學生或村落背景而制定的科目,若是務農子弟,則安排農務的常識科,冀望畢業後能助學生耕作和維生。「從這些角度去看,會發覺鄉村教育的實用性頗高。」

 

亦由於村校屬鄉村教育,反而能吸納一些由內地來、具高學歷、資歷卻不被香港教育制度所承認的教師:「他們不能成為城市學校的正規教師,但因鄉校對資歷要求較低,反而他們在村校有空間去發揮。」不少老師的根底頗佳,甚至會因應自己的強項放進平日的教學裡。促成鄉村學校所學到的知識,與在城市學到的有所不同,例如荃灣老圍學校竟設有稀有的標本櫃,相信是教職員個人興趣及專長使然:「因為規範較少,所以村校教育的靈活性比較大。」

 

現今普及教育自有它的優秀,但村校教育仍有其可取之處。策展團隊就是意識到,這些在城市縫隙間存在的空間,尚有值得借鏡和參考的地方,故希望能藉展覽與藝術予觀眾分享。

 

一場跨媒界、跨界別的保育x藝術展演

 

策展團隊委約了不同媒介的藝術家,包括聲音、表演、視覺藝術等範疇,以藝術回應鄉校議題;亦邀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與當代藝術家作配對,合力來一場跨媒介、跨界別的藝術創作。「我們透過田野考察,發現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村校是很有關係的。例如到慶典時會造花牌,以前的學校操場也會被借來作天后誕的戲棚等。」加上阿史希望展覽裡能有一種節慶的意味在其中,如此引入非遺項目更能加強喜慶氣氛:「我們不是想懷緬這些歷史,反而是想慶祝這些鄉校裡有值得被人了解的故事。 所以當和藝術家合作時,我們都表示希望能以歌頌的方向進行,而非展示一些富有情懷、充滿悲傷感覺的作品。」

 

為確保藝術作品能涵蓋不同主題,將鄉校故事及歷史呈現得更全面,策展團隊首先訂立了八個方向,如:村校環境、村校建築變遷、玩樂活動、校歌、師生關係等等,再讓藝術家與非遺傳承人就分配到的方向進行跨界合作。在進行創作前,也會將口述歷史資料、研究所得整理,交予藝術家閱讀吸收;如時間能夠配合,甚至能安排藝術家和舊生聊天交流,獲取第一手創作資料。「因為這是一個整體的計劃,我們很想研究出來的歷史線索,能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養分。」Desmond認為糅合歷史與藝術,是「香.校變奏」計劃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歷史糅合藝術之化學作用

 

「計劃如此著重藝術,其實是一個很新的挑戰。」Desmond指CACHe向來較著重歷史層面的呈現,以藝術介入是新嘗試。惟資助人在了解「香.校變奏」計劃後,認為將歷史與藝術結合並非「一加一等於二」,而是能將成效倍大的組合。

 

「透過今次的合作,我亦深深明白到創作很需要歷史的根基。」阿史同意Desmond的說法,並感激他所提供的紮實歷史資料,而且加入分析、整合成一個研究,讓藝術家能輕易理解整個鄉校歷史脈絡,令她能在堅實的基礎上創作。她指過往創作時比較著重感性,重視感覺,但若不夠清楚來龍去脈,未累積到足夠經驗和認知時,創作就未必能引起觀眾共鳴。「但今次策展經驗,如Desmond所說,一加一不是等於二,因大家的能力值不同,所以互補了彼此的狹縫。令我覺得那可能性是更多,能呈現的角度更加廣闊。」

 

另一方面,Desmond亦認為藝術為歷史研究帶來啟發:「如今次我們策展想到『邊緣鄉學』,其實靈感是來自阿史提出的《Anthem》那句歌詞。」他肯定歷史糅合藝術的新嘗試,認為兩者是互相支持的關係:「我們做的研究資料,能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養分;同一時間,藝術家們分享的視角、靈感,反過來又激發我們做研究時的一些新角度和視點——所以今次的合作是很有化學作用的。」

 

以藝術教育播下種子

 

「我們除希望能紀錄歷史、以藝術展覽形式展現成果之外,亦期望能將一些種子,透過教育放在現今學生的心裡。」Miu解釋在「春泥手作」的環節中,策展團隊籌劃了各種工作坊予年輕人參與 :「我們以藝術教育作為一個媒介,如攝影、視覺藝術、新詩創作、創意寫作的練習等,並進入大專、中學、小學裡,邀請他們以校園生活作為靈感,嘗試以藝術創作來表達,啟發學生思考自己和校園以及社區的關係。」

 

在這藝術教育環節中,Annette擔當了重要角色,負責與不同的學校聯繫及策劃各種活動。這工作在疫情嚴峻時更見挑戰,因大部分工作坊唯有移師網上進行,如何於遙距教學中讓學生投入藝術創作,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但我們最終都能實行到,亦帶給學生歡樂與學習機會,我自己都覺得很開心。」例如在「小小環境設計師」工作坊裡,縱只在網上見面,但稻田故事工作室的導師仍以舞蹈和肢體動作,引領同學設計理想校園;慶幸同學們皆大膽想像,且樂在其中。

 

在防疫規限放寬後,Annette亦成功在皇仁書院和福建中學(小西灣),舉辦實體的圖像記譜工作坊,發現學生有令人驚喜的表現:「圖像記譜是邀請學生嘗試構築一些抽象想法和概念。那是困難的,但皇仁書院的同學確實可以做到。當我們在附近社區行走,聆聽區內聲音並邀請他們將聲音轉化為圖像,他們會以很多線條、形狀、顏色來表現,例如會用圓圈來表達緩慢或繃緊的狀態。」透過這工作坊,學生能暫時放下平日熟識的視覺,轉而用聽覺認識社區,以鼓勵他們能以不同角度,更留意身處的校園、身邊的環境。

 

而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確實是重要的,因為當人和空間建立了關係,更容易發現故事、建立回憶、想像歷史。

 

有空間才能想像 保留校舍之必要

 

Desmond對在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址舉辦的中期成果展示中,由Miu和阿史合力創作的聲音導航作品《漁事說》印象特別深刻。作品中,校友一邊描述舊日學校空間,一邊引領觀眾在現場漫遊。建築物依舊,但昔日學校已活化成教堂,空間內的擺設、用途已有所不同,「但你仍會發現一種無形的契合。」

 

「像導賞裡提到,某處有盞燈,是學生昔日踢足球時弄破的;現在雖然已換上新的燈,但你在現場仍能想像昔日舊燈的存在。」Desmond希望藉此表達,保留空間的重要性:「即使空間用途變了,但記憶仍能透過某種媒介得以呈現。但當建築物消失,那種想像就無法成立了。既然記憶、空間都是很重要的社區及歷史資源,我們很應該想辦法,將之保留和呈現,讓它能重新和社區連繫。」

 

相信這就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無論中期成果展示還是終極成果展示,策展團隊都選擇在校舍舊址中舉辦:「我們曾掙扎過,既然中期展示已在活化村校進行,是否應在終極展示,將活化/閒置村校的議題,放入社區裡,在其他空間裡進行呢?但很快就覺得,如果我們不是在村校的環境裡講村校的故事,始終是隔一重。」

 

藝術與保育的雙贏選擇

 

Desmond形容,終極成果展示能在位於六鄉新村公立學校舊址的「六鄉學習園地」中舉行,是一種幸運。校舍建築不只得保留,更有大草地與榕樹等自然環境,這氛圍有助觀眾想像及代入昔日村校仍在運作時,學生在此學習與生活時的情景。這些都是以村校舊址作為展覽場地,在策展及藝術角度的優勢。就如阿史所補充:「村校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當我們講村校、講藝術、講五感,有甚麼勝得過親身走入一所村校裡呢?」

 

然而反過來說,這選址考量在保育角度亦有可取之處。因六鄉新村公立學校被殺校後,場地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下稱信義會)所接收,改變用途為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遂成「六鄉學習園地」。阿史解釋,提供場地的信義會,很樂意為「香.校變奏」計劃提供協助,因他們肯定藝術展覽能達成連結人群、活化空間的目的:「信義會的暉sir(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陳曉暉)在接受場地後答應了長老,會『整返生間學校』。當促成了這展覽,讓舊生能回來這空間,令其他社群的人能走進這地方,令此處恢復生氣,好像兌現了他對長老的承諾,令學校重新有了生命。」

 

而這份生命亦受今次展覽所啟發,有得以延續的可能。Miu解釋六鄉新村公立學校如此樂見「香.校變奏」的實踐,乃因計劃切中了他們的願望:「他們很想設立一個文化館,分享自己學校、六鄉遷村的歷史。所以我們這展覽,對他們有一種示範或推動作用。」村校及舊生能從「香.校變奏」的例子,學習到正視自身歷史、收集故事、研究及整理史料的可能,遂有機會建立屬於自身歷史的資料庫:「這對於整全香港的鄉村歷史,是很有意義的。尤其這僅由研究員去做並不足夠,能由曾在那段歷史活過的人,主動、有意識去保存自身的歷史與價值——這是更為重要的。」她相信這次合作,對策展團隊或村校皆有利,是一個互相學習與支援的過程。

 

而對公眾而言,那亦是有意義的選擇:「我們做這個藝術展覽,不純粹是懷舊,而是想將人們重新拉回學校裡面。」Desmond期待觀眾在這舊校舍體驗、感受過後,能夠更用心去留意身處的社區。阿史亦補充道:「我們相信,我們種了這種子在這地方,就看看這生命之後會走到哪裡吧。」

 

眾多可能 期待未來再實踐

 

在現實中,「香.校變奏」計劃縱來到尾聲;但對策展團隊而言,這只是一個逗號,而非終結。計劃雖圓滿落幕,卻亦啟發他們意識到過去未被發掘的空間,期待日後繼續探索。

 

Desmond指今次的歷史研究,主要聚焦於展覽覆蓋的十間村校,其歷史與相關教育政策:「但其實還有另外一些政策,是對村校發展有很大影響的。這是我希望未來再做相關研究時能補充的空間。」另外他亦開始想像,發展民間村校故事館的可能:「如香港有機會開辦一村校歷史館,那會是很有意思的。香港過去的博物館,較多講一些官方論述、或大歷史,但其實民間的歷史中,尚有很多故事有待發掘,而村校可以是很好的切入點。」

 

阿史則期待在藝術層面再深化:「如未來繼續用藝術呈現村校故事,我希望能有更多舊生、老師能參與的作品。」她樂見今次由插畫家Stella So和舊生共同創作的《記憶地圖》成果,並肯定作品所呈現的真實性,認為當中尚有不少發展的可能。「我們做村校紀錄和藝術,最重要的持份者始終是舊生和教職員。某程度而言,我們只是在他們的經驗上進行二次創作。但未來如有機會,我會思考建立更多平台,讓舊生、老師呈現他們的作品,並讓他們能被看見。」

 

「我希望可以延續對閒置村校空間的探索。」Miu認為今次傾向以研究員和藝術家的角度出發,但未足夠了解公眾、村校持份者的想法。「如舊生或街坊,其實他們會希望如何使用村校的閒置空間呢?」如未來再有機會,她希望能吸納更多社區人士一同參與,一起規劃那空間應如何運用、邀請大家一同想像、提供意見:「藝術家和研究員能發揮的作用,可能就是鼓勵公眾參與其中,從而激發他們對於空間使用有更多想像——因如何想像空間,其實就意味著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951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