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期間,香港各地節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規模縮小、或不對外開放、更有甚者被迫停辦,由此可見,熱鬧的賀誕場面絕非必然長存。來到2023年,疫情暫告一段落,各項措施解封,大大小小的節慶、神誕得以再現,而五月中的天后誕亦不例外。闊別多時,不少花炮會及地區組織乘勢大事慶祝,看似更勝疫情前的盛況,但事實是否如此?各地天后誕主辦方、賀誕團體又面對甚麼困難?如何積極求變?
是次講座請來資深民俗掌故研究者周樹佳先生為大家分享他於五月中走訪本港各地天后誕的見聞。佳哥不但對各項日常文化習俗觀察入微,對香港天后誕更有深入研究。而於天后誕期期間,佳哥便造訪了多處天后誕:他除了重點留意屏山鳳池村、大埔頭、打鼓嶺坪源天后誕外,亦觀察了屯門、長洲、以至十八鄉大樹下等地的特色賀誕活動,及各地在疫情期間至今如何調整賀誕儀式以適應客觀環境。
見微知著,數處天后誕除了反映當地民情之外,亦能映射出香港整體傳統信俗的概況。對香港文化景觀及傳統節誕感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活動詳情/
日期: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下午3時至5時
活動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香港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講者:周樹佳先生(香港民俗掌故研究者)
費用:全免
名額:30人
/報名辦法/
公眾人士網上報名:
https://forms.gle/rbuVoKwPvBW3236Q8
*活動將以抽籤形式選出參加者,成功報名的參加者將收到電郵作實。
/關於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以五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為主題(大坑舞火龍、香港天后誕、古琴藝術(斲琴技藝)、紮作技藝和戲棚搭建技藝),舉辦一系列的推廣及教育活動,發掘與培育新一代傳承人,探索香港非遺可持續發展之方向。此計劃旨在透過創意活動,讓大眾親身體驗非遺文化,培養年輕一代懂得欣賞、肯定非遺,從而連結傳承人與公眾,一起肩負傳承重責。
/關於我們/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查詢/
電話: 2291 0238
電郵: info@cach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