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鄉新村看1964-1989年大埔市中心的海岸線變遷
在香港的城市發展中,為了增加土地供應,少不免填海造地,大埔區也不例外。
1960年代中,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將世居船灣的六條客家村落遷至大埔廣福道一帶的新填海地。自此,六鄉新村見證着大埔新市鎮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填海。透過以下四張鳥瞰圖,我們可以藉此觀察大埔的海岸線變化。
1964年的鳥瞰圖中央位置(圖一),是當時貫穿沙田—大埔—粉嶺的大埔主要道路——廣福道,其北側,鄰近林村河出海口處附近,有一幅新開闢的填海地皮。在這片土地上,日後將興建六鄉新村。而在廣福道的南邊,是一大片西洋菜田。此時的汀角道、寶湖道及廣福道,共同構成大埔的海岸線。
(圖一)1964年大埔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測繪處
踏入1970年代,大埔換上新面貌。圖二的大埔鳥瞰圖右下方,是十三幢擁有相同設計風格的六鄉新村樓宇。居住了由船灣遷來的六鄉村民,他們多稱樓宇為「六鄉樓」。昔日廣福道以南的西洋菜田,現已平整,並發展成大埔墟四里,多幢大廈已先後落成。而寶湖道及東昌街的北側,仍然是一大片淺灘。不過,位處於寶鄉道及寶湖道交匯點的六鄉新村公立學校外(現時的富.盈門及寶湖花園部份範圍),已在進行填海工程。
(圖二)1972年大埔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測繪處
接下來的八年,大埔繼續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着新市鎮發展計劃,大埔填海工程在1980年代達至高峰。寶湖道以北及汀角路以東沿海一帶,接近完全填平,開闢成大片新土地(圖三)。在新增的填海區域,可見已劃分出一些現時大埔中心附近的主要道路,例如安慈路、安祥路、安邦路。隨着填海將海岸線向東邊推展,左上方汀角路現已遠離海岸。
(圖三) 1980年大埔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測繪處
直到1989年,從鳥瞰圖可見(圖四),大埔已非常接近今日大家熟悉的模樣。六鄉新村被四周的新發展區域重重包圍,由最初佇立海岸邊,變為位處內陸,亦即現時大埔墟的中心地段。大埔從此以林村河分隔成南、北兩側。與此同時,服務多年的廣福橋,原是大埔唯一一條接駁林村河兩岸的行車天橋,亦在1984年正式封閉,後拆卸並改建成行人天橋。從鳥瞰圖可見,在1990年代前,林村河已增添多座天橋,例如寶鄉橋及南運路,連接兩岸。至此,在短短25年內,大埔的海岸線已完全遠離大埔墟市中心。
(圖四)1989年大埔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測繪處
大埔區海岸線對比圖
1970年
(載自hkmaps.hk;出處:澳洲國立圖書館)
1987年
(載自hkmaps.hk;出處不明)
/關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計劃將深入鄉村、穿梭社區,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大眾對本地鄉村及村校文化的認識,促進城鄉共融;並致力鼓勵公眾參與,讓社會各持份者亦可投入鄉村歷史及村校文化保育,傳承鄉村獨有的故事和記憶,同時凝聚社區。
/關於我們/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