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開埠以前,香港已住著好幾萬務農為生的人口,他們屬於兩個不同的語言群體:本地和客家。本地人主要居於元朗、上水的平原上,操一種他們自稱為「本地話」,又稱為「圍頭話」、屬於粵語系統的方言;另一族群則住在新界東南部山邊或丘陵上,操一種跟梅縣方言相通、被稱為「客家話」的方言。時至今日,由於種種原因,香港懂客家話的人口,已由1950年代的接近一成,急劇下降至今天的1%左右,而且年齡層也限於中老年人,可謂後繼無人,瀕臨消亡。2014年6月,特區政府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客家話屬於「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項目,編號為1.1,清單可於香港文化博物館網站下載。
是次基礎班以生活化會話形式,介紹及教導日常之香港新界口音客家話。課程會以音標配合漢字,講述常用詞彙及句型,並簡介如何將廣州話發音,對應為客家話的發音。一連八節的課堂,無論初次接觸,或複習基礎,均適合報讀。
日期時間及講題/
2015年 1月3日 10:30 – 12:30 語音詞彙拼音簡介
2015年 1月10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自我介紹、姓名、親人、職業
2015年 1月17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天氣、四季、節日
2015年 1月24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介紹香港:地名、歷史
2015年 1月31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水果、蔬菜、動物、植物
2015年 2月7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數字、時間、購物、價錢
2015年 2月14日 10:30 – 12:30 實用會話 – 餐廳、酒店、問路
2015年 2月28日 10:30 – 12:30 複習、考試
上課地點/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名額/ 30人
導師/ 劉鎮發博士
柏林自由大學生物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漢語語言學博士,香港新界出生及長大,專門研究香港及附近地區的瀕危語言;操流利客家話、普通話、粵語、英語和德語。曾任教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現任中國福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參加資格/ 15歲或以上、富責任感、對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
收費/ 1200元
(若出席全部課堂,可獲回贈400元;
缺席一課,回贈300元;
缺席兩課,回贈200元;
缺席三課或以上無回贈。
遲到20分鐘作缺席論)
證書頒發/ 於考試取得合格便可獲頒証-書
申請辦法及程序/
- 公眾人士請於網上報名http://www.cache.org.hk/signguestbooka.php
- 網上報名將於2014年12月2日上午11時開始。如活動參加名額已滿,報名系統將會暫停。另外,成功報名的參加者將收到電郵作實及活動繳費安排。
- 如果參加人數超出限額,中心會以先到先得決定,並保留最終決定權,任何人不得異議。
- 成功報名之學員將於2014年12月15日或之前收到確認電郵,請跟據電郵內的方法付款,否則視作放棄名額。
- 後補名單者將會收到個別通知。
查詢電話/ 2291 0238
參加條款及細則/
1. 課程以粵語進行。
2. 獲選者一經繳付課程費用,恕不退款。
3. 本活動不包括保險,建議參加者因應個人情況自行購買。
4. 如天文台於室內活動前兩小時懸掛黑色暴雨警告、八號颱風訊號或以上;或於戶外活動前兩小時懸掛三號颱風訊號或以上、黃色、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活動將延期至另行通知。補課日期由主辦機構決定。
5. 如因事請假,請於最少兩個工作天前通知主辦機構。
6. 主辦機構保留課程安排之最終決定權。
7. 報名前請閱讀所有條款及細則。
關於我們/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7年投入運作,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提倡認識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社區身份認同,鼓勵大眾參與社區古蹟保育,活化社區身份。
主辦機構
合辦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