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香港是「一個小漁港變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傳奇,百年過去,我們還可以在城市當中尋到一點漁香嗎?浮家泛宅的漁民生活,今日似乎難以想像,或者無從說起 ── 城市到處築起一式一樣的高樓、光鮮亮麗的倒模商場,昔日令世界為之驚艷的漁港風情,一如各區原有的特色,正逐漸消退。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承蒙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展開保育社區文化遺產計劃,出版《漁數家珍──香港仔鴨脷洲生活誌》,以香港仔及鴨脷洲漁港為主題,為18位昔日避風塘兩岸的見證者進行口述歷史訪問,並將他們的故事記載成冊。在遊客的印象中,這裏曾有隱世的漁家美食,有享譽世界的瑰麗畫舫,有美如夜空繁星的舢舨之都,有喧騰熱鬧的端午龍舟,有歷史悠久的古廟和風水龍柱。我們期望,透過一段段切身的經歷與回憶,能讓這些記憶中的風光在褪色之前保留下來,成為將來地區發展的一個基礎。
《漁數家珍──香港仔鴨脷洲生活誌》與上年度出版的《點滴皆辛苦——六十年代香港制水故事》同為文庫本印刷,體積小巧,將漁港風情濃縮其中。內文中英雙語對照,配以歷史圖片插頁。一衣帶水,這些故事刻畫出的昔日漁港舊貌、風土人情,都是舊時香港仔和鴨脷洲的一個縮影,是南區的,亦是時代的。每一處或消失、或重建、或艱難保留的地標,都是香港仔與鴨脷洲歷史發展中不可磨滅的印記。冀望讀者從一篇篇微歷史小故事當中,細味回顧或重新認識大時代中的南港漁香。
/內容一覽
舢舨王國——黃元華
露天街市大牌檔——梁淑英
魚蛋粉、艇仔粉——梁美貞
漁光村——黃先生
扒龍舟——鄺耀輝
漁民世家——布恩猶
船長一生——張樹喜
修會船——耶穌小姊妹友愛會
嘆歌——劉水根
鴨脷洲大街——梁先生
同慶公社——鄧國銘、李志祥
漁利泰——冼培安
/ 免費下載
電子版請 按此下載
/ 中心開放時間
時間 | 星期二至星期六 上午10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6時 (星期日、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 | 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查詢 | 2291 0238/ info@cach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