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既呈現社會的日常,亦反映社會原有的生活。由南向北貫穿九龍半島的彌敦道,見證九龍地區的發展。彌敦道蘊藏着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不同範疇的元素,時刻展現不同的面貌。遊走於加士居道至梳士巴利道的一段彌敦道,飽覽兩旁的建築物,也許能瞭解九龍半島發展的麟爪,以致宏觀地思考香港的蛻變。
Read More...
道路既呈現社會的日常,亦反映社會原有的生活。由南向北貫穿九龍半島的彌敦道,見證九龍地區的發展。彌敦道蘊藏着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不同範疇的元素,時刻展現不同的面貌。遊走於加士居道至梳士巴利道的一段彌敦道,飽覽兩旁的建築物,也許能瞭解九龍半島發展的麟爪,以致宏觀地思考香港的蛻變。
Read More...
「個個都拜神,唔通個個都識拜神咩!」 踏入廿一世紀,民間信俗依然與香港市民生活關係密切,君不見大年初一傳媒廣泛報道黃大仙祠上頭炷香的盛況;每年正月廿六,觀音廟外大批信眾大排長龍,等候觀音開庫……深水埗是傳統老區,區內有三所具百年歷史的廟宇,主祀關帝、天后和三太子。是次考察活動,葉長青道長帶領參加者,考察深水埗三間廟宇,認識各種流行民間信仰儀式的意義,拆解民間信俗背後道教文化內涵。
Read More...
北角雖然是港島北岸最遲開發的地區之一,但香港電影工業、海上浴場、機動遊樂場及夜總會等,都曾在此區有輝煌的歷史;而不少耳熟能詳的名人,均曾在北角留下不少故事,是寶貴的社區文化遺產。
位於赤柱半島的「赤柱國殤紀念墳場」,是香港開埠初期的軍人墳場之一,屬「英聯邦戰爭公墓委員會」所管理,最初主要安葬駐港英軍及軍眷。墳場曾於1866年關閉,直至1942年重新啟用,以安葬當時在香港犧牲的香港保衛戰死難者。
非遺,是近年來常聽到的保育潮語,全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簡單一點說,非遺就是前人經過日常生活的實踐,累積得來的經驗與智慧,它們存活於人類腦海裡的知識,具有看不到、摸不到的特性,只能依靠文化載體展現出來。
曾稱「餓人灣」的筲箕灣,由漁村、打石場,演變到今日屋苑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英雄」不會再「被困筲箕灣」,更不會「不知何日到中環」。
CACHe於9月22日舉辦的「CACHe古蹟悠樂日—古蹟導賞團」反應踴躍,現加開一場導賞活動,讓大家了解歷史建築內的工作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