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蹟導賞團

冰室聞集——筲箕灣社區考察暨口述歷史工作坊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滿額)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文化古蹟導賞團, 活動回顧, 社區文化遺產工作坊

曾幾何時,「冰室文化」風靡全港,紅豆冰、鴛鴦冰更是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位於筲箕灣西的百利冰室,自1964年開業起,從最初賣西餅、飲品到今日轉型為茶餐廳,一直都座無虛席,門庭若市,逾半個世紀以來見證了筲箕灣社區的發展,更是街坊心目中的地標之一。

Read More...

 

[滿額] 筲箕灣廟宇與地方社會考察之旅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活動回顧

 

筲箕灣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但其傳統漁村節慶活動頻繁不斷,原因何在?藉着今次活動,我們會考察位於筲箕灣多座具有歷史價值的廟宇,一起探索這些廟宇建成背後的政治及經濟因素,了解筲箕灣頻繁的傳統節日背後的源動力,讓我們更全面及立體地認識21世紀的筲箕灣。

Read More...

 

[滿額] 英軍•難民•走私客 鯉魚門歷史導賞團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活動回顧

九龍灣自1910年代開始不斷填海以來,位於維港東南邊角的鯉魚門,是唯一還擁有未曾受破壞的原始海岸線的地區。這城中村仍充滿自然美景,值得訪行。鯉魚門今天以海鮮美食馳名,很多遊客,甚至是歷史學家,錯誤地把她視為一條舊漁村。如果不是漁村,她最早有的是甚麼工業?英國於1898年奪取新界後,為甚麼會有皇室成員訪村?在1950年至1953年期間,當時的霍英東先生為甚麼會常常在村中出現? 為甚麼在1946年及1960年期間整條鄉村會成為販毒天堂? 為甚麼在1960年代這鄉村會成為中國逃港難民的中轉站?這個由CACHe與海濱文化導賞會舉辦的導賞團也許能為你找到答案。

Read More...

 

[滿額] 九龍城潮拜非遺之旅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活動回顧

九龍城是潮州人聚居地,至今該區保留了很多潮州傳統節慶活動。每年農曆七月,九龍城潮州人舉辦盂蘭勝會,2011年潮人盂蘭勝會成功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了農曆十二月,郭汾陽崇德總會舉行盛大祭祖典禮,該項祭祀活動已列入香港非遺清單。是次考察,CACHe會帶大家潮拜九龍城潮人勝地,親身了解多項已列入清單的非遺項目,機會難得,萬勿錯過!

Read More...

 

[滿額] 香港仔鴨脷洲歷史文化導賞團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文化古蹟導賞團, 文化歷史導賞員訓練課程, 活動回顧

自開埠起,香港仔逐漸從一條小漁村,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漁港;隔水相望的鴨脷洲則有許多船廠、機器廠,為來往大大小小的船隻提供維修保養服務。這片區域曾是許多漁民浮家泛宅、出海謀生歸來後的歇腳補給之所,更有逾百年歷史的「同慶公社」為兩地眾多供奉海神的廟宇籌備各項神誕慶典,敦睦居民情誼。從前,一排排「住家艇」停泊在香港仔與鴨脷洲中間的水域,景象非凡;如今,雖已難覓「住家艇」的身影,但每逢休漁期,仍可見到許多漁船停靠,單拖、雙拖、蝦拖、罟仔……隨著社會發展,漁民上岸,漁業式微,昔日盛況不再,這一片漁港風情也正在慢慢流失。

Read More...

 

漫步太平山歷史之旅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滿額]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周六午後,漫步港島之嶺,透過歷史圖片和舊地圖,讓大家穿越時光隧道,走進殖民地初期禁止華人居住山頂區域,實地考察昔日山頂發展和保存的歷史痕跡。隨着山頂纜車於1888年開啓後,山頂區域迅速發展成低密度住宅,港督避暑別墅也建在這個區域。山頂曾經設有軍營、酒店、餐廳、學校、醫院、警局、消防局等設施。來認識太平山頂作為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的另一面,發掘殖民地的歷史故事。

Read More...

 

華富邨公屋導賞團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 [滿額]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華富邨,香港第一個以新市鎮形式規劃、設計成供五萬人居住的公共屋邨,是前房屋署署長廖本懷的得意之作,1968年由港督戴麟趾主持開幕典禮。

半個世紀以來,這個屋邨以綜合式規劃設計,有巴士線、學校、圖書館、商場、街市一應俱全,為不同年代的居民提供了一個個安樂窩。建築特色上亦保留了原有的地貌,在沿海處興建長形樓宇,節省建築成本的同時又能讓居民享受海景;更首次因應地勢創出「雙塔式」設計,在之後的屋邨建設中被廣泛應用。

Read More...

 

堡壘砲台鎮北角 明月雙園頌新光 導賞團(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 [滿額]
文化古蹟導賞團, 最新活動

有人說:「得北角,得天下」。但你需先尋得其「角」。

 

從天后地鐵站開始,我們將踏足十九世紀末的舊筲箕灣道,沿著二十世紀初的電車路軌,尋找北角地區的開發歷程。銀幕街、帆船街、琉璃街、玻璃街、電器道、書局街、琴行街……這些都是港島早期產業發展的痕跡。明園、月園、麗宮夜總會、都城戲院、皇都戲院讓大家緬懷該區夜夜笙歌的輝煌歲月。電車從英皇道轉入春秧街,彷彿把我們從「小上海」過渡到「小福建」,闖過紛沓喧鬧的街市,迎面而來的是碩果僅存的華豐國貨,勾起了當年空降軍警、四處烽煙的67回憶。北角有說不盡的人和事!

Read More...

 

香港仔鴨脷洲歷史文化導賞團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滿額]
文化古蹟導賞團, 文化歷史導賞員訓練課程, 最新活動

自開埠起,香港仔逐漸從一條小漁村,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漁港;隔水相望的鴨脷洲則有許多船廠、機器廠,為來往大大小小的船隻提供維修保養服務。這片區域曾是許多漁民浮家泛宅、出海謀生歸來後的歇腳補給之所,更有逾百年歷史的「同慶公社」為兩地眾多供奉海神的廟宇籌備各項神誕慶典,敦睦居民情誼。從前,一排排「住家艇」停泊在香港仔與鴨脷洲中間的水域,景象非凡;如今,雖已難覓「住家艇」的身影,但每逢休漁期,仍可見到許多漁船停靠,單拖、雙拖、蝦拖、罟仔……隨著社會發展,漁民上岸,漁業式微,昔日盛況不再,這一片漁港風情也正在慢慢流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