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大澳端午遊涌講座 2013年5月25日(星期六)
專題講座

相傳在百多年前,大澳出現瘟疫,漁民用龍舟拖著載有從各廟宇接來的神像的小艇巡遊水道,驅除瘟疫,這傳統則維持至今。每年端午節,大澳的扒艇行、鮮魚行與合心堂三個漁業行會都舉行傳統的「龍舟遊涌」活動。是次講座,廖迪生教授介紹大澳遊涌與漁業發展之關係,講解大澳遊涌申遺前後的點滴。

Read More...

 

香港警隊談判組的歷史與發展講座 4月13日(六) (場地更改)
專題講座

香港警察談判組於一九七五年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八年歷史。談判組成員由警務人員自願兼任,二十四小時候命協助處理脅持人質、企圖自殺事件及大型公眾活動的談判及聯絡工作。該組並與其他防止自殺組織及政府部門合作無間,向社會工作者、學校校長及導師、醫院行政及輔導人員等提供自殺危機評估及介入工作坊,並積極協助防止自殺之教育工作。於二零一二年,警察談判組其中一名談判員更獲頒發香港人道年獎,以肯定他在談判工作上,發揮出無私及關愛的人道精神。

是次講座將由談判組人員為大家介紹談判組的歷史發展,談判與香港重大事件,危機談判技巧,並分享他們寶貴的工作經驗。

Read More...

 

《另類經濟文化:閒談當押業》講座
專題講座

當押起源自佛寺?當、押、按有乜分別?黃、賭、毒同押業關係千絲萬縷?蝠鼠吊金錢與當鋪布置又係點?當押業是一門「食利」的生意,源遠流長。它的營生和佈置,往往給人冰冷而神秘的感覺。然而,在銀行業尚未普及的時代,當鋪的借貸服務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救人急難」的服務,對民間的經濟活動有重大意義。

Read More...

 

油尖旺歷史圖片趣談講座
專題講座

油尖旺區經歷百多年發展,現今是全港最繁榮的區域之一,當中不少文化歷史故事可供細味。大家可有想過這些地方在百多年前是城市花園或農田? 又會否知道尖沙咀鐘樓最初是沒有鐘的? 現今港鐵旺角東站曾叫油麻地站?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鄭寶鴻先生會以油尖旺區的珍貴歷史圖片作媒,訴說油尖旺區的有趣故事,對地區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Read More...

 

綜合用途建築物講座 – 2013年3月2日
專題講座

「綜合用途建築物」是德國攝影師吳爾夫的《街頭街尾》(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 攝影著作的主題。 這類商住並用的建築物曾經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時,而現今亦遍佈於香港城市的舊區中。 此書文章的作者之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將會探討此類型建築物的起源與沒落,和它們的文物價值與保育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