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文化大不同 「鬼節」不可怕? 學者:中國鬼魂警世 日祭典如嘉年華
農曆七月,各區相繼舉辦盂蘭勝會活動。有人聞鬼節到來,家中長輩紛紛叮囑要避免晚歸等,所謂「鬼節」真的如此嚇人?有份將盂蘭文化發揚光大的潮州人紛紛為此闢謠。
盂蘭文化非中國獨有,最早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更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傳統習俗最初的風貌,跟中國盂蘭節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盂蘭節最初源於漢代中原習俗,混合佛教、道家元素,在隋唐時代已傳入日本。日本的盂蘭盆節在新曆8月13至16日,跟中國的農曆七月時間相若。其時,日本家庭會設置木製的靈臺,如華人家中的神壇(神主枱)。桌上分別架着青瓜和茄子,其中青瓜為馬,茄子為牛,取其意讓先人快馬加鞭回家團聚,騎着牛帶着家人的思念緩緩歸去。
盂蘭文化節 首加入東瀛攤位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連續5年主辦的「盂蘭文化節」,今年首度加入日本攤位,由香港恒生大學師生負責。負責策劃的香港恒生大學社會學系一級講師陳洲指,日本盂蘭節跟其他祭典相若,形式似嘉年華;各處鄉村各處例,如九州長崎因有港口,祭祀活動和擺設也自然跟水、港口有關,若家中該年有先人去世,便會製作精靈船巡遊。另外,日本人相信煙能指引鬼魂方向,故祭祀後會有燒大字的習俗。
日本盂蘭節跟中國人對盂蘭節的印象大相逕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講師(助理研究員)的張石在《靖國神社與中日生死觀》提到,日本的「死者即佛」的思想,在除日本以外的世界任何佛教國家也不曾見到;日本《岩波佛教詞典》亦有將「佛」這個詞解釋為死者,在日本文化語境中,也甚少有「中國如秦檜這樣的『遺臭萬年』例子」。正如陳洲所講:「日本的『鬼』不嚇人」。
至於中國盂蘭勝會為何總披着瘆人的面紗?陳洲認為,因「中國鬼有警世作用,勸告人們在世不要做壞事。」
祭祀孤魂野鬼 求福澤積功德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理事胡炎松則指,中國盂蘭節會祭祀孤魂野鬼,認為民間對此有誤解。胡謂,中國盂蘭節自宋代起開始祭孤魂野鬼,因為人們相信因果,故希望通過「施食濟幽」求福澤,也有人選擇捐錢積功德。
盂蘭勝會有神棚、經棚、神袍棚、大士棚、附薦棚(孤魂棚),供奉「天地父母」、「南辰北斗」和「諸位福神」,各有神位、香爐安置請上來的神佛,胡笑言「不是周圍走的,(孤魂野鬼)很乖的!」祭祀後將它們送走,祭祀用的米便會派給街坊,即是坊間熟悉的派米活動,希望得米者獲神明庇佑。
民間流傳農曆七月十四日是鬼節的說法,又謂農曆七月是鬼門關大開,胡炎松一一闢謠。他指,盂蘭勝會維持3至4天,首先要開孤門(民間認為的開鬼門關),請神佛,演神功戲等,祭祀後再關孤門,惟各區舉辦日期、方式各有不同,在整個農曆七月陸續舉行,孤門跟從各區盂蘭勝會舉行日期而開。
青黃不接 盂蘭勝會買少見少
香港潮汕文化協進會會長徐嘉興坦言,現代人對「鬼節」的恐懼全是誤會,「小時候在神功戲戲棚玩通宵」,鮮聞家人提醒早歸的「忠告」,又反問:「你燒衣給它(鬼魂),拜祭它,它多謝你都來不及;何況你行得正企得正,怕甚麼?」
在傳統潮州家庭長大又研究盂蘭文化多年的胡炎松指,現時潮州的盂蘭勝會除了有捧着「大士王」遊街,祈福消災外,還設戲棚的十仙慶壽,以及附加年底送灶君還神的儀式一併完成,令盂蘭勝會漸漸成為一年一度的民間盛事,冀大眾更易接受。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11年成功將「潮人盂蘭勝會」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獲選,潮屬總會15年首辦盂蘭文化節,希望推廣盂蘭文化。惟跟很多傳統節日一樣,盂蘭節也逃不了青黃不接的命運。
早在90年代初,因本地年輕潮州經師不足,已從內地聘請經師,胡炎松指,近年已接二連三有佛堂不做勝會,連在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恭和堂,都要面對年輕人少參與,無人接棒的考驗,勝會自然買少見少,「往年在長沙灣保安道遊樂場的盂蘭勝會,都從4檔減少至今年2檔了。」胡炎松道。
潮汕神功戲 宣揚「忠孝節義」
盂蘭勝會常演的神功戲成為潮汕戲劇的舞台。專研潮汕戲劇的東洋文庫研究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田仲一成表示,戲劇是宗教活動的一部分,潮汕戲劇在所有南戲中歷史悠久,而香港更保存了較古老和正統的潮州戲。
港保存正統古老戲劇
田仲一成在1978年便來港就中國戲劇展開田野研究,至今已出版8本相關書籍。他指出,早在明朝嘉靖年間,潮汕戲劇已有完善的劇本出版,「當時四大南戲的劇本差不多都是嘉靖之前出版的,但其他300多種中國地方戲中,嘉靖以前出版的很少。」
他認為,潮汕戲劇與其他地方戲曲稍有不同,在娛樂大眾之外,也強調教育功能,宣揚「忠孝節義」的思想,藉以維持社會秩序,「壞人出現,善人陷入悲慘下場,但是在努力和一些人的幫忙下,最終戰勝壞人。」而潮汕戲劇也較少「才子佳人」的戲碼,男女愛情並非主流。
田仲一成憶述,以前香港很多地方都辦盂蘭勝會,在港島和九龍都能看到潮州神功戲。他指潮州戲的內容比較保守,不似粵劇變化大,以前也較多本地潮州人參與演出,比較古老和正統,更會通宵達旦演出,做足三台神功戲,惟現今的盂蘭神功戲多在晚上11時結束,不及以前完整,擔心出現傳承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 葉芷樺、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