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紳化,味道都變?
一碗cereal抹上一道憤怒的紅漆……
2015年9月27日, 英國倫敦Bricklane一間名叫Cereal Killer Café被人撥上紅漆,可不是因為追數,而是店子售賣的早餐穀物索價4.4英鎊,當地人根本負擔不來,觸發二百多人包括當地居民和早期落戶但因負擔不起租金而被迫走的藝術家;其中一個示威者更高叫Cereal Killer Café正是”symbol of gentrification”(仕紳化)的元凶!
且把視線放回香港,說起仕紳化,有誰比香港人有更深切的感受?所謂仕紳化,是指一個舊社區當引入大型交通運輸網絡或舊區重建(官方論述)後地價及租金上升,導致較高收入人士遷入,並取代原有低收入者;結果是本區生活指數提高,原本居住的低收入者不得不遷離,甚至被新遷入的高收入者歧視。再把焦點放在生活上,原本居民的日常生活場所如茶樓、茶餐廳或小商店趕盡殺絕,通通變成了豪宅或高級食肆,居民頓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形態;只是在地產霸權當道的香港,有誰為他們發聲?
2005年,地鐵西港島線拍板,2009年開始動工,2014年正式通車;西營盤和西環的飲食面貌變天,老店一間一間倒下去;偏偏正是換上了英文名字的高級餐廳、酒吧或咖啡室……
失去的是 街道生活
事實上, 為了記錄港鐵通車對西環社區的影響,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早在在2015年便開始統計西營盤由東邊街至水街(東至西),皇后大道西至高街(北到南)一帶,共七百多個舖位變化及空置率。結果發現,近兩成的舖位、即百多間店出現更替,包括丟空、結業及改變經營行業。「雖然,我們沒有針對個別行業(如餐飲、雜貨店)或其消費價格作統計,但顯而易見結業的多是一些民生小店或低消費的茶餐廳,取而
代之是較高級的餐廳和酒吧。」CACHe項目主任劉天佑說。
「舉個例吧,現在由(皇后)大道西至高街幾條街已再沒有一家粥店,老人家病了想吃碗粥也要跑到德輔道西去。」另外,學生也是受影響的一羣,附近的學校包括英皇書院、聖保羅書院、聖類斯中學等,「以前,學生哥在高街或第三街等便能食晏,但現在這一帶的餐廳他們根本消費不來,要跑到較遠的水街一帶。」劉天佑坦言,雖然明白店舖的租金是由市場而定,但承租力較高的高級餐廳或連鎖店的確令小店被迫離開;更糟糕的是部分街道如西邊街,因遠離地鐵站,人流反而減少了,但業主因應「鐵路」發展的概念而堅持加租,甚至寧願丟空也不願減租出,也間接令老店無奈被逼走。
古蹟、唐樓、老舖、小店和巷里
店舖丟空或老店結業,人們失去的不單是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形態,或老掉牙的街坊人情味,其實是舊社區的獨特風味和街道生活。以前的西營盤,電車的叮叮聲響,鹹魚海味的獨特氣味,社區裏的古蹟和唐樓、老舖和小
店,或是巷里共同編織出舊社區獨特的風味;而現在新型樓盤、高級食肆酒吧或連鎖店陸續進駐,直接或間接使西營盤原有的舊社區色彩粗暴地抹掉。以前,走進第一街、第二街或第三街,你會欣賞到西營盤區的古蹟、唐樓、老舖、小店和巷里的小風景;現在,港鐵的出入口設定了人們的路線,或是走在街上店舖十室九空,或是特色小店都變成連鎖店或高級食肆;誰還會特意走上街道?失去了街道,便沒有了生活;沒有了生活,便沒有了街坊;沒有了街坊,還說什麼社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