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祖先牌位之前,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理事長郭振忠將宗族興衰倒背如流,又將祭祖用過的物品一一展示,神情間自有一份自豪。然而,三句不離慎終追遠的他,不但無法將屬於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郭氏祭祖大典傳於子女,更被兒孫反過來勸信基督教,令他惋惜不已。
九龍城汾陽郭氏是一個隱於鬧市並奉唐朝名將郭子儀為祖的宗族,其祖堂幾經搬遷至現址的九龍城沙浦道商廈單位已有近20年,然唐朝的官亦難擋香港政府的發展,郭氏祖堂被劃入市建局的重建範圍,令他們將要面對70多年來第6次遷移,郭振忠坦言祖堂四處遷移、兒孫信奉基督教等等,均不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對未來感到憂心。
文/陳梓蔚
說起宗族祭祀,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一眾鄉紳在鄉村祖祠前列隊拜祖先,但其實並非所有宗族都有幸擁有一間祠堂,有些歷史悠久的宗族仍需在城市中遊離,當祖堂面對發展巨輪時,就只有不斷遷徙。
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卻無祖堂地
九龍城汾陽郭氏源於潮州,奉唐朝明將郭子儀為始祖,後因日本侵華而南下到香港謀生。在70多年的發展當中,郭氏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都會舉辦祭祖大典,過程中「請祖出遊」、拜祭、潮劇表演、聚餐一一不少,後來更在2014年獲評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郭氏在香港並無祖堂地和丁權,其用於供奉祖先的商廈單位「崇德堂」亦是由鄉親集資千萬購來,而由於長期在城市生存,郭氏一族後來決定以「郭汾陽崇德總會」的名義申請公司註冊以方便管理,令這個宗族在恪守傳統同時不乏現代感。
汾陽郭氏 後人多信奉基督教
然而,郭氏一族的祖堂卻因歷史發展而需輾轉搬離,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理事長郭振忠憶述,郭氏祖堂在1945年只是西環的一間小木屋,後來隨族人遷居,祖堂就在50年代搬至何文田的木屋,安定10多年後,祖堂在60年代因木屋區重建發展而被迫搬走。
後來祖堂又搬至東頭村地舖、鳴鳳街唐樓和現時的沙浦道商廈單位,惟因市建局宣布重建沙浦道項目,郭氏祖堂又一次面臨搬遷。
其實要成為城市中的祖堂並不容易,郭振忠指,祖堂選址要符合現時的消防條例、方便大多聚居於黃大仙區和九龍城區的同鄉、風水好、而最重要的是樓齡不能太大,「唔敢再用舊樓,好驚要再搬,唔想再搞到祖先了。」
郭振忠坦言現時傳統文化在香港難以傳承,原因除了市區發展外,西方宗教的盛行亦是一大原因,「我細佬、個女、個孫,全部都信基督教,叫他們來祭祖,給面子的都會來拜一拜,但要他們去了解祭典背後的文化,他們可能會反過來勸你信教。」說畢郭振忠露出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有祖先才有你嘛,唔可以唔做(祭祖)。」
以上情況不獨於郭振忠一家出現,據其觀察,現時願意了解和參與祭祖的年輕人已經愈來愈少,「我想搵人抬祖先出遊都無人肯」。
回鄉「求援」 抬轎視作榮譽
為確保祭祖大典能順利進行,郭振忠近年積極回鄉「求援」,希望內地族人到港協辦祭祖大典,「內地對祖先的概念重好多,如果搵佢地幫手抬轎,他們會視作榮譽。」
郭氏預計今年內將搬遷至位於新蒲崗的新祖堂,與近20年的祖堂離別在即,為留下一個記錄,郭氏早前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合作舉辦展覽,希望更多人了解郭氏祭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