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對抗 開發主義?
(編按: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及文化管理碩士課程於10 月8 日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辦「城市古蹟保育論壇」。主辦單位將邀請本地民間保育團體及城市發展關注組,分享城市歷史研究的方法,以及城市古蹟的保育策略。會後,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學部博士生黎國威,撰文談談會議所見所聞,包括北角皇都戲院、景賢里等保育經驗保育經驗,並附黎廣德先生(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及何慶基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總結會議的要點。)
自天星皇后以來,香港民間社會呈「空間轉向」,市民愈見關心盛載本土歷史的生活空間與古蹟,視之為身分認同的重要憑據。面對香港政府的「開發主義」,市民除了在臨別時拍攝告別照和打卡外,也可以留意民間團體各種保育工作,包括:歷史研究、政策倡議、社區導賞等,跟民間團體攜手守護香港。論壇分兩節: 「民間歷史研究方法」和「民間保育策略分享」,分別讓民間團體及關注組分享研究社區歷史及文化的方法,及如何藉着傳媒、社交媒體、官方平台等渠道,將議題帶向公眾的經驗。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何慶基認為,近年的保育運動應該定性為民權運動,人們藉着實踐提出的問題,其實是「什麼事物具文化價值?」要了解事物的文化價值,歷史研究就必不可少。
研究:民間的獨立聲音
市區重建常被人詬病發展至上,輕視社區歷史,例如卑利街及嘉咸街重建項目,古諮會便沒有就項目範圍內的閣麟街遺蹟作古蹟評級,若非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耙梳歷史,力證閣麟街遺蹟實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民房遺蹟,恐怕香港又喪失一座重要歷史遺蹟。張朝敦能開展這種老建築的研究,其研究能力築基於他醉心香港歷史,曾閱覽逾三千幅舊香港相片,故能看到很多人忽略的細節。從發現遺蹟石牆的構造屬早期建築風格開始,張朝敦翻查不同年代的建築法例文件,比對法例要求跟遺蹟的差別,逐步推前其建築年期。最後,更藉着考察交易紀錄文件,確定遺蹟跟Douglas Lapraik 和吳阿嬌的關係,證明它於維多利亞城早期歷史有重要地位。整個研究過程恍如偵探查案,逐步推敲、抽絲剝繭還原歷史真相。
民間團體的保育工作,遠不止守護具歷史價值的舊建築或遺蹟。思網絡總監鄭敏華回顧多年來從事的保育工作,認為很多時候文物經過評級不等於價值更高,只是令文物更為大眾關注的行政安排而已。而且,這種機制沒有照顧到庶民的日常生活空間,例如街市和小商舖。2011年營業近五十年的老字號梁煥記疋頭結業前夕,思網絡便在不足一星期的時間,以榮休為定位籌辦展覽、工作坊,供街坊參與,重現上海街的商業歷史。
鄭敏華稱就算老店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留下,或者放進博物館成為「文物」,但過程中肯定老店的文化價值,對社區、街坊,甚至當事人都有着意義。相對於發掘歷史真相,這套方法的重點是藉着參與認識社區歷史。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針對近年西營盤的士紳化狀况,進行西營盤店舖普查,項目主任劉天佑稱店舖有着重要的社會功能,包括:彰顯社區的獨特之處,為居民提供謀生之所,為街道提供生活載體,以至增加街坊的消費選擇權,故相當具研究價值。
策略:要識得遊戲規則
普查於2015年已完成第一期階段,每三個月訂出一天,以四至五名調查員每天工作約七小時,記錄七百幾個舖位,記錄「全區店舖數目、分佈、種類」、「吉舖數字及分佈」、「店舖流轉狀况」、「樓齡組別對行業影響」。數據主要用文書處理軟件excel做歸納,亦借助免費軟件繪製店舖地圖。藉着善用軟件輔助及有限的人手資源,中心將這些在地研究得來的數據,用於公開講座、教育活動、編排導賞路線,以至與公眾、傳媒分享,提升香港人對於西營盤的認識。
各種研究社區歷史或文化的方法,無非是為支援保育工作。論壇第二部分,由幾個民間團體分享其保育文物古蹟的經驗,包括:PMQ、政府山、皇都戲院、景賢里。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現在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地「PMQ」,看着內裏的介紹PMQ 源起的片段,難以想像之前政府曾打算將該地放進勾地表,將之改為住宅用地,建造兩座五十層高的住宅。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表示,關注組早於2005年留意到前警察宿舍有機會被夷平,為此,他們申請將住宅用地改劃為政府、社區及機構用地。同時,以該地曾為中央書院,建議進行考古發掘。最終,發現了極具歷史價值的中央書院地基。羅雅寧指PMQ的保育方式縱未如預期,但至少仍保留下來。關注組另一項重要的保育行動是守護政府山。經過歷史研究後,關注組一方面要求古蹟辦評級,並提出「民間規劃申請」,另一方面「勾結外國勢力」,促請外國文物關注組織就政府山發出全球文物警示,最終令政府山得以完整保留。先後兩次事件,足證要與政府的開發主義對抗,按其遊戲規則逼它回應(beat them at their own game)是條可行路徑。
活現香港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智遠談及最近保育北角皇都戲院的運動時,就示範了如何從多方面入手,以期達至預定目標。首先,是按古物古蹟辦準則,撰寫專業水平評估報告,要求它就皇都戲院評級。其次,當古蹟辦評級未如理想,就尋根問底,追問專家的準則,揭發古蹟辦的專家意見有多荒謬。
民間需團結力量
為提升大眾關注事件, 「活現皇都」製作易入口的多媒體文本,包括:知名人士如曾江和沈西城的訪問片、視覺資訊圖表(infographic)、3D 動畫、懶人包等,使皇都戲院「入屋」。陳智遠指單用文字,難以表達千人大劇院結構,原來只要拆除平台就可重現的觀點,視覺片段卻可清楚交代。最後,他們又通過連結社會大眾,鼓勵市民參與。例如,舉辦「活現皇都」導賞團和簡介會,介紹皇都戲院歷史;蒐集民間故事和口述歷史;徵集舊相片、舊物。反思皇都戲院議題能夠入屋,陳智遠認為有時候保育的理據重要,但感情應該行先,如此民間自然有相應配合,發揮更多可能性。
景賢里曾先後於2004年和2007年惹起爭議,兩次爭議皆為期約一星期,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回顧當日,指如何借助傳媒構成公共輿論,是行動成功的主因。他表示,景賢里保育行動夾在保衛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運動之間,並非孤立事件。但縱有保育文物古蹟的社會氛圍,缺乏傳媒報道讓公眾知悉事件,亦無濟於事。2007年事件發生之際,適逢馬力逝世,立法會行將舉辦補選。如非李少文當時早跟相熟記者溝通預留版位,恐怕景賢里遭破壞一事,難以得到報道。最後,事件獲廣泛社會關注,使古蹟辦於幾天後便得開會,將景賢里評為法定古蹟。這件事顯示要本小利大地做好保育,跟傳媒維持良好關係是重點,亦是重要的遊戲規則。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於總結發言時表示,政府在保育工作有兩塊遮醜布:專家和制度。政府的政策一以貫之,以「開發主義」為其意識形態,但又不能過於赤裸,只好收編一眾「專家」代為發言。同時,政府建立各種制度以實現政策,並以凡事依足規矩為名。然而,這些制度往往有自相矛盾處,譬如將保育權力由民政事務署,收歸發展局旗下,令發展局長一方面要發展,另一方面要保育,變得人格分裂。要對抗這套制度,何慶基指必須要有紮實的研究,打破那些掛着「專家」名號的偽權威。黎廣德則認為,需要加強保育團體之間的結盟,有系統地組織公民社會的力量。■
(圖片由城市古蹟論壇講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思考我城古蹟)
文.黎國威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學部博士生,研究惡搞、高登、本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