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學為覓新一代接班人 蔡達耀傳承紮作文化
時代變更,不少昔日人們賴以維生的傳統工藝,已隨着老師傅的退休逐漸式微。年近花甲的蔡達耀,家族經營綢紗公仔生意並自學紮作技藝,今日為生計而從事其行業,但內心對傳統文化的堅持,驅使他孜孜不倦繼續義教紮作,分文不收的背後,除了為覓得新一代傳承衣缽,更想保存中國的傳統節慶文化。
人稱「Sam哥」的蔡達耀,家族本來經營綢紗公仔生意,更一度外銷海外華人社區。Sam哥自小耳濡目染,從父親身上學會製作綢紗公仔,「小時候見父親造得過癮,於是自己學着也造了個胚(綢紗公仔雛形),父親見我造得不錯,就把造公仔的技術都教給我」。
為生計轉行結束家族業務
綢紗公仔是中國傳統節慶祭品之一,亦是製作花炮的重要配件,Sam哥因家族業務關係,常與紙紮師傅接觸,漸對紮作行業產生興趣,遂向相熟紙紮師傅求教,無奈對方以他年少為由拒絕,「師傅不教,我唯有在旁邊觀察偷師,自己學着做」,日積月累下功多藝熟,製品質素與專業相去不遠,「不過沒有他們懂得節省材料,例如人家用四條竹蔑,我可能要六條,不像專業師傅的十全十美。」
不過,隨着社會發展,傳統文化和節慶漸被淡忘,加上老一輩師傅陸續退休,祭品行業逐漸式微。Sam哥接手綢紗公仔生意後,直到了九十年代初,因未能維持穩定收入,只好忍痛結束家族業務轉行,免為生計擔心。
為了將紮作工藝傳承後世,Sam哥義務教授中學生基本紮作技巧,全部不收分毫。學生完成的十多件花燈作品,早前在西營盤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展出。Sam哥表示,紮作行業沒收入保證,根本不會有年輕人入行,他希望徒弟學成後不要半途而廢,任由這手工藝生疏,「做紮作一定要有耐性,否則不就浪費我的心機?!」
紮作祭品由內地機器製造
他又坦言,紮作行業的老師傅「十個有九個已經不在〈人世〉」,現時的大型節慶使用的祭品,多是由內地機器大量批發製造,甚少來自本港供應,以花炮炮架為例,「一些細舖還可以自已做兩、三個小的」,花炮上的綢紗公仔也是「祖國製造」,Sam哥批評它們不依傳統式樣,「像紫微正照的公仔,我們傳統是光着雙腳的,但內地製的就莫名其妙地穿上了鞋。」同樣在農曆七月舉行的盂蘭節,其主要祭品「大士王」亦因體積龐大,要在內地預先製件,運抵香港後再組合成形。
適逢別稱七姐誕將至,Sam哥為展覽特地紮出「七姐盆」及「七姐衣」,是為昔日女子祈求姻緣的祭品,「以前的女仔流行拜七姐,會組成七姐會供錢造個靚的七姐盆」,他憶述,過去每逢七夕,樓宇內幾乎每層都有七姐盆,設計各式各樣,女士都以此爭艷鬥麗,好不熱鬧。Sam哥笑說,希望藉此尋回這些歷史片段,讓現代人重新掀起拜七姐的「流行」,「我不希望這些歷史一直淡化下去。」